健康養身★天天吃烤香腸 少年大腸癌病逝

天天吃烤香腸 少年大腸癌病逝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7歲的小杉〈化名〉,某天開始出現異常腹痛,甚至有腸絞痛的感覺,之後前往彰化基督教醫院就診,安排大腸鏡檢查才發現,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緊急切除腫瘤並接受化療,但後因淋巴轉移,5年後還是因癌症病逝。收治病例的彰基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玄遠表示,小杉沒有大腸癌家族病史,但從小愛吃烤香腸,幾乎天天都會吃,由於香腸中添加的亞硝酸鹽,會形成致癌物,應少吃為妙。

黃玄遠指出,除非有家族病史或嚴重症狀,不然一般20歲以下的青少年和兒童,鮮少會被安排全程大腸鏡檢查。小杉到院時,已有嚴重腹痛、腸絞痛等較明顯症狀,透過檢查才發現有升結腸惡性腫瘤。追究病因,小杉並無家族病史,推估與飲食習慣有關。原來小杉喜歡吃燒烤和烤香腸,但香腸、臘肉都會添加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後會形成亞硝酸胺致癌物;肉類若烤焦,吃下肚易引起細胞變異,綜合兩種因素,加深烤香腸對身體的危害,增加罹患大腸癌機率。

彰基血管醫學防治中心主任,暨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蔡玲貞表示,烤香腸本身集合了紅肉、燒烤油炸、含亞硝酸鹽、高油脂等不利因素。以燒烤來說,高油脂受熱低到木炭上,會產生多環芳香的碳氫化合物,為致癌物質之一;豬肉、牛肉和羊肉等紅肉,含有豐富的苯丙胺酸,遇到高溫會釋放出致癌物異環胺,和大腸癌、乳癌的發生有關連性。

蔡玲貞建議,可以其他方式烹煮香腸,減少對身體的危害,如用水煮、蒸、微波爐加熱等方式取代燒烤、油炸,可減少亞硝胺的生成。平時香腸也可以蔬菜一起食用,根據高雄醫學大學研究指出,多吃蔬菜可降低亞硝胺產生的機率達50%。青少年應減少吃香腸頻率,最多一星期吃一到兩次,孩童一個月最多一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52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乾癬性關節炎狀況多 常見影響骨盆、指頭、足踝乾癬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約有三成患者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由於免疫系統失調,不僅皮膚出現皮屑病灶,關節也受到侵犯,進而出現紅腫、熱痛的症狀,並容易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共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洪偉哲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糖尿病患者疲勞大調查」顯示,9成糖友曾出現糖尿病疲勞症候群現象,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指出,把握「醣、穩、顧」三原則,擺脫疲勞症候群的惡性循環。敏盛綜合醫院劉香蘭營養師指出,對抗糖尿病疲勞症候群,建議由早餐就開始做管理。東元綜合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黃彗倫補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北榮總今(30)日晚間對外公告,前總統李登輝於同日19時24分,因敗血性休克與全身器官衰竭逝世,享耆壽98歲(民國12年1月15日至民國109年7月30日)。台北榮總副院長黃信彰表示,前總統李登輝因有多重慢性病抵抗力較弱,雖全力救治仍因反覆感染無法挽回。 黃信彰說明...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肺癌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死亡人數連續多年位居癌症之首,最近幾年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為最夯的肺癌篩檢工具,不過,台灣肺癌學會提醒,LDCT偽陽性機率過高,容易造成不必要心理負擔,如發現結節,需要進一步接受侵入性檢查或手術,還可能併發氣胸、出血等風險,不得不慎。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