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婦人膝關節受損不治療 檢查後竟磨到沒軟骨

婦人膝關節受損不治療 檢查後竟磨到沒軟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年紀增長,關節也會跟著退化,且嚴重者甚至需要置換人工膝關節!日前,有一名73歲老婦人,因膝關節受損,就連拿著拐杖走平路,也會窒礙難行,長久下來腰部開始痠痛不適,也易因膝關節疼痛而跌倒,直到就醫才發現,原來她的關節已磨到軟骨都沒了,後來置換人工膝關節,目前已能自己走路,不需要拐杖,且就連上下樓梯也不成問題。

老年人怕痛 多數患者不願接受治療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骨科黃鐙樂醫師表示,從門診上觀察,發現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的病人主要在58~85歲間,且年過8旬的高齡長者,雖多見退化性關節炎困擾,但因怕痛、怕後遺症或恢復速度慢長,多半打退堂鼓。

以往傳統式的人工關節手術,醫師都會建議病人,在手術後必須拿柺杖3月,積極復健3月至半年,膝蓋關節的功能才有可能恢復正常,但黃鐙樂醫師建議患者,可用微創人工膝關節手術,對軟組織、肌肉韌帶傷害較小、復健少。

及早發現、治療 可避免更換人工關節

「老人家總是能拖則拖,往往拖到症狀嚴重,打針吃止痛藥已失靈,才選擇置換人工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使活動力降低,久而久之,肌肉、骨骼都可能萎縮或退化,只能走上換人工關節一途。

黃鐙樂醫師表示,大多置換人工膝關節的患者都已第4或5期,但其實退化性關節炎前期可透過其他方式,延緩退化速度,甚至可避免換人工關節的命運,所以,建議民眾只要發現關節不適,就要盡速就醫檢查、治療。

加強腿部靈活度 有助於延緩老化

手術開刀雖有後遺症,但據台灣統計,術後感染率不到1%,有症狀的血栓者更少,手術所需的半身麻醉可能帶來風險,但經詳細評估後,高齡老人家也可考慮置換人工膝關節,因此,民眾無須過度擔憂,以至於延誤治療,使得問題越來越嚴重。

此外,退化性關節炎患者因平時活動力減少,更要加強肌肉運動,所以,建議患者每天可花半小時游泳,或1天3次、1次15分鐘的抬腿運動,這些「無負重運動」可加強腿部肌肉骨骼靈活度,避免因不動而快速退化。

最後,黃鐙樂醫師提醒民眾,部分退化性關節炎病人,會將其症狀和骨質疏鬆症劃上等號,於診間詢問是否吃鈣片補鈣就有效,但其實這2種病症的成因與後續治療方式完全風馬牛不相及,千萬勿再搞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身體健康很重要,尤其不能忽視它給我們的訊息! 早點發現就能早點治療! (source:awm.com) 本文圖片皆出自同處。 許多人都知道一般的痣大多是良性色素痣,但黑色素細胞也可能癌變增生,形成惡性腫瘤,被誤認為痣。 惡性黑色素瘤,是一種從黑色素細胞發展而來的癌症,是皮膚癌中罕見的癌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年輕女性要注意,子宮頸癌在台灣平均每天奪走2條生命,國外研究發現,性行為感染HPV(人類乳突病毒)後,演變成持續感染1年的比例,女性是男性的3倍,感染HPV病毒後,若未被人體免疫力清除,長期持續感染可能導致子宮頸癌。 男女都有80%機率感染HPV 馬偕紀念醫院婦產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1位27歲的女性,因每天化妝都要黏貼假睫毛,嫌麻煩而進行種接睫毛,種接完成後,可省去天天貼假睫毛的麻煩,但因擔心種接的假睫毛因清潔而掉落,每天都只用卸妝水擦拭臉部後,再輕輕潑水,不敢特別清洗睫毛,疏於清潔,導致這位患者形成睫毛毛囊炎及針眼,經1周口服抗生素治療才痊癒...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0歲的林女士約5年前左右,發現眼睛時常泛紅,慢慢出現異物感,用眼也越來越加吃力,經過醫師檢查後,才發覺罹患乾眼症,因乾眼症狀十分嚴重,時常帶來種種生活的不便,開始用藥後,紅眼睛不再頻繁出現,眼睛的不適感減少了非常多。 淚液清潔力低 看物模糊、灼熱 三軍總醫院眼科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