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你快樂嗎? 防憂鬱良藥是它....

孩子你快樂嗎? 防憂鬱良藥是它....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快樂」兒童節剛過,兒童真的快樂嗎?根據一篇2017年1月發表於《兒科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約有5%的兒童青少年罹患憂鬱症,其中有學習、行為、焦慮和注意力疾患,或處於壓力、經歷失落或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兒童,有較高的罹患風險;而有從事中度或劇烈運動的兒童較不易出現憂鬱症狀,可見運動好處多多。

當孩子成績退步應先了解原因

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經常哭泣、不講道理、難以溝通、出現分離焦慮、過度誇大自己的不好、產生憤怒或敵意,甚至出現退化性行為都是兒童青少年常見的憂鬱症狀。憂鬱的孩子不一定會對原先喜好的事物失去興趣,專心度與耐受力變差,沒辦法讀書於是成績退步,但仍會看電視、上網、打電動,因此造成家庭衝突,當發現孩子成績不如以往,應先了解原因。

兒童憂鬱症的治療應即早介入

吳佑佑院長建議兒童憂鬱症的治療應即早介入,因孩子罹患憂鬱症期間產生的負面想法與經驗,並不會隨著治療改善而消失,例如10歲孩子在學校經歷一段時間的負面經驗,即使情緒已改善但還是不想回學校,因此除了症狀改善更須注意的是對社會環境的適應問題,而大多屬於團體性質的運動可以是輔助治療的方式,增加社會互動訓練。

運動習慣的建立很重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養成好習慣對兒童終其一生都有幫助,其中運動習慣的建立很重要,運動常是可控制的行為,可以自行訂定運動的時間與目標,透過練習讓運動事項變得熟悉,從中獲得成就感與自信。

好玩是兒童階段習慣養成的關鍵

當運動達到很喘的狀態,大腦專注於運動與生理的當下,將降低沉溺負面情緒的機會,達到情緒轉移效果。同時運動可以增加兒童與他人的互動,提升友伴關係。兒童時期是運動習慣養成的黃金期,可從簡單的跳繩或慢跑運動開始,將時間拉長達到中度或劇烈運動的效果。「好玩」為兒童階段習慣養成的關鍵,建議先讓孩子感到運動很有趣,並善用鼓勵、激勵、獎勵的方式,引導孩子持續進行。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24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研究發現,「跑走運動」比單純又規律的跑步、走路更有效。醫師指出,運動有4個要件:1是心跳要增加、2是大型肌肉要動、3是時間要夠、4是持之以恆。光是只有走路是不夠的,至少要跑步才算是運動。 台灣運動醫學會榮譽理事長、新北市土城醫院副院長葉文凌醫師指出,想要健康,只靠跑步根本不夠,「跑走運動」才是王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隨著人口老化,失智人口明顯增加,為使照顧資源的可近性,失智者及家庭獲得適切及妥善照護,減輕照顧負擔,衛福部推動長照十年計畫2.0已將50歲以上失智症者納入服務。彰基結合體系醫院、切膚之愛基金會配合地方政府,共同建構失智症患者及家屬照護平台服務網絡,更提供全方位相關資訊、...

閱讀詳情 »

入秋後氣溫驟降,免疫系統像是「大敵當前」一樣,跟著拉警報!有人開始出現口乾舌燥,或是喉嚨發癢乾咳不止、呼吸不順,甚至老人家的血壓忽高忽低,像坐「雲宵飛車」,有三高困擾的人就擔心症狀一發不可收拾。以上都是「傷肺」的表徵,必需「養肺」調理,特別推荐飲用「元氣茶」、食用「山藥排骨湯」,保護肺部不搗蛋! 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家扶基金會年度成果報告,近十年來弱勢家庭月收入未滿2萬元比例雖大幅下降了26.3%,然其中未達個人最低生活費仍超過16%,弱勢家庭所遭遇的「貧」頸,仍相當沉重!星光助貧1元起標 群星雲集助貧,不是一個人做很多,是每個人都做了一點點!家扶基金會「星光助貧1元起標」公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