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孩子怎樣才算正常發育

孩子怎樣才算正常發育

 

 

家長們對自己的“獨苗”總是特別關心,有些家長帶孩子來醫院看病時,孩子並沒異常,反倒是家長認為孩子發育遲緩,自己家的孩子比鄰居的孩子長得稍矮或者瘦一些,就擔心不已。其實,孩子的發育是有一些個體差異的,而且是有早有晚的,只要是在正常的發育範圍內,就沒有問題。另外,孩子的發育應該包括體格和智力兩方面,不能因長得矮於某一個孩子就被認為是發育滯後。現在,對發育遲緩者的忽視十分少見,而無端懷疑正常孩子有發育遲緩的較多。那麼,孩子發育的正常標準是怎樣的呢?

1、生後第一個月生長發育規律

生後第一個月生長發育情況和營養水平對於日後兒童生長發育是一個及其重要的關鍵時期。生後第一個月由宮內轉向宮外,生後條件變化劇烈,需要新生兒適應和調整。每個個體餵養條件各不相同,因此體重變化的走向有所不同。

生後第一個月內體重變化包括三種:減重、不變和增重。隨著周齡的增加,減重和不變兩種成分所佔的比例減少,增重者相應增多。無論母乳喂養或是人工餵養,只要餵養方法得當,質、量適宜,即使在生後第一周體重不變和增重的比例就較高。因此,所謂“生理性體重下降”並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餵養加以調節的。

2、0-7歲生長發育關鍵時期

二倍出生值的出現時間:體重為生後3個月,身長為42-48個月。

生長發育的最大速率期均在生後第一年內,其順位為體重2個月>3個月>1個月,身長和頭圍1個月>2個月>3個月。

主要指標的倍增或關鍵加值日期:

體重為1歲(3倍)、2歲(4倍)、3歲(5倍)、5歲(6倍)、6歲(7倍);

身長增長值為1歲25cm、2歲35cm、3歲45cm、4歲50cm、5歲60cm、6歲70cm。

頭圍為1歲12cm、2歲15cm、3-4歲16cm、5歲17cm、6歲18cm。

進一步分析結果表明:生後0-3個月、15-18個月、24-27個月、36-42個月、48-54個月和60-66個月分別為0,1,2, 3,4,5歲內年齡段內生長發育重要階段。

需要注意的是身長(身高)反映了長期營養積累的效果。營養、餵養、遺傳等因素共同影響身長(身高)的生長。身高的增值和兩倍出生身長的出現時間這兩個指標可以較敏感地指示營養積累效果和預示生長潛力的發揮。故,要經常測量身長(身高),以進行營養監測。

3、影響出生後生長發育因素

遺傳潛力和環境因素是影響孩子出生後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

影響生長發育的環境因素包括:均衡膳食、自然食物、充分睡眠、適度運動、愉快心情。這五個方面不僅適用於兒童、青少年,也適用於成人。

兒童生長發育是前後連續的。前一階段生長發育結果直接影響後一階段的生長發育。每一階段生長發育與其生長潛力和環境對其影響有關。因此必須從小注意供應均衡營養,保證充分睡眠,預防、減少疾病,加強戶外活動,充分利用機體生長高速率期(即0-3個月,15-18個月,24-27個月,36- 42個月,48-54個月和60-66個月)的潛能有力地促進生長發育和提高健康水平。

在每個關鍵時期有一些值得重視的適宜技術應予加強,以利促進兒童生長發育和身心健康成長。母乳喂養是4個月內應當選擇的最佳餵養方式。泥糊狀食物添加與換乳期餵養是兒童從流體食物向固體食物過渡中很重要的階段,這一階段除了有營養問題,還有教養、行為、氣質和性格等一系列問題出現。小孩能夠獨立進食時,應鼓勵孩子獨立進食並訓練孩子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逐漸適應各種不同口味的食物,防止偏食、挑食、過食甜品。特別要重視營養行為與營養物一起對營養結局產生重大影響。不能偏廢任何一方,否則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健康問題。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每年的同志大遊行,總會吸引許多人參與;從10年前的800人到去年已突破5萬人,顯示同志人權已逐漸抬頭。隨著美國最高法院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台灣民間團體也在日前將婚姻平權、伴侶制度和家屬制度三套《民法》修正草案送進立法院,希望能推動婚姻平權。然而根據統計,同志間親密關係出現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年輕人喜歡到燒烤料理店聚餐,卻不知燒烤類食材,如香腸、甜不辣、豬血糕及各類丸子等加工食品,鈉含量超高!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民眾只要吃1根香腸、3片甜不辣,鈉含量約1378毫克,另外,半碟沾醬鈉含量直逼2000毫克,吃燒烤又沾醬一天鈉建議攝取量就破表。專家表示,鈉攝取量超標恐...

閱讀詳情 »

秋季緩解疲勞要多吃的零食有哪些?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都有過忽然很累、很疲勞的感覺,其實這是比較明顯的亞健康狀態。而為了預防亞健康的侵襲,大家在平時就應當多進行身體保健,並在出現疲勞症狀時多吃某些緩解疲勞的零食。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緩解疲勞的零食,具體內容如下。 秋季緩解疲勞要多吃的零食有哪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