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宵夜不該吃的4個原因

宵夜不該吃的4個原因

回族人幾乎都不吃宵夜,「吃飯就睡覺,猶如吃毒藥」是很多回族長壽老人的口頭禪。如果因為工作或其他原因,晚上需要補充營養,建議最好選擇碳水化合物—即澱粉和醣類,因為這類食品會間接改善腦部的化學反應,令身體分泌胰島素,從而發揮鎮靜安神作用,對失眠者尤為有益。但具體來說,經常吃宵夜仍對身體有四大害處:

第一個害處/人體的排鈣高峰期常在進餐後四至五小時,如果吃宵夜,當排鈣高峰期到來時,人已上床入睡,尿液便會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液中的鈣不斷增加,容易沉積下來形成晶體,久而久之就會逐漸擴大形成結石。

第二個害處/許多人的宵夜常常吃得很豐盛,雖然營養豐富,但如何消化卻是個難題。醫學研究顯示,人們往往選擇大量的肉、蛋、奶等高蛋白食品作為宵夜,這些食品會使尿中的鈣增加,除了降低體內的鈣貯存量,誘發兒童佝僂病、青少年近視和中老年骨質疏鬆症,另一方面還會大大提高患尿道結石的可能性;如果再加上飲酒,則更容易與酒精脂肪肝結緣。

第三個害處/如果宵夜吃的多是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很容易使人體內的血脂突然升高。人體的血液在夜間經常維持高脂肪含量,若此時又進食太多,或是頻繁、屢次進食,將導致肝臟合成的血膽固醇明顯增多,刺激肝臟製造更多的低密度脂蛋白。此外,一旦運載過多的膽固醇到動脈壁堆積(包括陰莖動脈),也成為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陽痿的誘因之一。同時,長期宵夜過飽還會反覆刺激胰島,使胰島素分泌增加,久而久之,便造成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功能減退,甚至提前衰退,發生糖尿病──以上這些病症均能影響性功能,導致性衰退。

第四個害處/宵夜過飽會使胃鼓脹,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胃、腸、肝、膽及胰等器官在餐後的緊張工作會傳送資訊給大腦,引起大腦活躍,並擴散到大腦皮層其他部位,誘發失眠。《內經》也說:「胃不和則臥不安。」意思是腸胃不和,睡覺就不會安穩,而晚餐過飽、過晚或吃宵夜正是「胃不和」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作者/楊華祥)
(摘自/神奇的七代名醫湯瓶八診/柿子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先天脾胃氣虛,後天營養失調,我的孩子長得高嗎?入秋後正是轉骨的好時機,每個孩子體質不一,有些容易過敏感冒、長痘痘、體型虛胖、容易失眠、便秘,甚至月經遲遲不來,坊間轉骨偏方不能一體適用,應經由醫師問診後一個人體質提供合適的轉骨方,以免適得其反。 補過頭可能會導致體內油...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現代人上班生活壓力大,步調又快,常常頭痛、腰痠背痛,面對如影隨形的疼痛,大多數人通常都會自行到坊間購買止痛藥來舒緩疼痛,認為只要吃了止痛藥不痛就好了,但市面上可供民眾選擇的劑型跟品牌百百種,民眾購買時如果沒有睜大眼睛,很有可能吃下重複成分的止痛藥。 止痛藥種類繁多 ...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出現腸胃不適、吃幾口就飽了的症狀,千萬別誤以為是自己胃口不好,當心恐潛在胃腸道基質瘤風險!胃腸道基質瘤是一種發生在消化道的惡性肉瘤,雖然屬於癌症的一種卻經常被誤解為胃癌或腸癌。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胃腸道基質瘤的發生率約300例,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如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時序入秋,今年9月7號是24節氣的「白露」,氣溫開始下降,按照中醫秋冬進補的觀念,此時正適合邁入青春期的小孩服用中醫轉骨方以作為來年增強體質的補給。今年13歲的曾小弟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大量清水樣的鼻水,一躺下來睡覺就咳嗽,入睡或晨起時鼻水止不住,嚴重時甚至會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