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容易被惹毛!經前不悅症5大危險群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2013年1月12日 09:10

上班族王小姐每月會有幾天突然容易發怒,常被同事戲稱「更年期了」,後來她意識這種情緒失控好像跟月經有關,這才向婦女身心門診求助,確認自己有「經前不悅症」,醫師表示,這是經前症狀之一,但會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甚至工作表現。

 

容易被惹毛!經前不悅症5大危險群
「經前不悅症」是經前症狀之一,但會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甚至工作表現。(攝影/黃志文)

 

台安醫院婦產科醫師周輝政表示,女性在月經來的前一周,或多或少會感受身體不太舒服,以乳房漲痛、腹部脹氣、頭痛、四肢的關節水腫等最為常見;行為方面的症狀則包括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嗜吃甜食、晚上難以入眠。

情緒變化則更明顯,比如有些人容易感到沮喪、情緒低落,甚至想哭、一點小事就會淚眼簌簌;也些人則很容易被惹毛、看甚麼都不順眼,嚴重時甚至於會煩躁易怒。

這些百百種症狀統稱為「經前不適」,但若經前症候群過於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甚至工作表現,這類經前症狀就被稱為「經前不悅症」。根據統計「經前不悅症」的發生率僅3-8%,但對患者來說,月經對她不但不是「好朋友」,而會讓她變成「沒朋友」。

目前醫界歸納出「經前不悅症」5大危險族群:

  1. 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者。

  2. 有菸、酒習慣者。

  3. 常常處於重大壓力者。

  4. 母親或姊妹也曾出現「經前不悅症」者。

  5. 曾罹患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科病病史者。

周輝政醫師建議,女性可透過寫月經日記,幫助分辨不適症狀與月經周期是否具關聯性,記下每天情緒的變化、生理上的症狀、飲食習慣的改變、自己的反應,就醫時可幫助醫師更快速做出正確診斷,也才能達到對症下藥的效果。

如果只是一般的經前症候群,緩解方式包括:飲食上減少刺激性飲食和菸酒、降低鹽份和咖啡因的攝取、避免高脂與過甜食物;生活上則應減少壓力、睡眠充足與多運動。但如果被診斷是經前不悅症,則需要用藥治療。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麵包與甜點,讓不少人難以抗拒,近來坊間不少烘焙業者打出「低油、低糖配方」的名號,不少民眾因此失去戒心,認為「減糖、減油應該比較不會胖」,因此失守,吃進可觀的熱量。營養師指出,糕點類就算減少油脂與糖的用量,但麵粉和做這些產品基本必須用到的油脂,熱量仍不容小覷!建議民眾除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大腸癌已連續九年蟬聯癌症發生率榜首,對國人健康威脅與日俱增。而大腸癌初期並不明顯,常見的症狀包含糞便潛血、腹痛及異常的排便狀況等,較容易被忽略,導致有些患者發現時,多為晚期,存活時間也相對較短;因此,如何以有效的治療,延長患者的存活期,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1名17歲的學生常常莫名大發脾氣,每次都摔東西、罵髒話、對家人暴力相向,就連叫他去洗澡都可能不從而煩躁不安。家人都與他保持距離,不敢惹怒。然而長期下來終於受不了,勸說他就醫。注意力不足症易引暴躁 使人際關係疏離經門診評估發現,這名學生已有3年因為情緒障礙問題與同儕無法相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程加敏報導)一名隻身來台工作的29歲越南移工阮瑞輝,日前因身體不適至安南醫院就診,未料病況卻急轉直下,經醫師診斷為腦膜炎,插管住進加護病房。在越南的阮父聞訊後,連夜搭機趕到醫院。由於人生地不熟、身上只有越南幣,情況相當艱難,安南醫院的醫護人員見狀,自發性地發起樂捐,幫助阮父,讓他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