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容易被惹毛!經前不悅症5大危險群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2013年1月12日 09:10

上班族王小姐每月會有幾天突然容易發怒,常被同事戲稱「更年期了」,後來她意識這種情緒失控好像跟月經有關,這才向婦女身心門診求助,確認自己有「經前不悅症」,醫師表示,這是經前症狀之一,但會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甚至工作表現。

 

容易被惹毛!經前不悅症5大危險群
「經前不悅症」是經前症狀之一,但會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甚至工作表現。(攝影/黃志文)

 

台安醫院婦產科醫師周輝政表示,女性在月經來的前一周,或多或少會感受身體不太舒服,以乳房漲痛、腹部脹氣、頭痛、四肢的關節水腫等最為常見;行為方面的症狀則包括容易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嗜吃甜食、晚上難以入眠。

情緒變化則更明顯,比如有些人容易感到沮喪、情緒低落,甚至想哭、一點小事就會淚眼簌簌;也些人則很容易被惹毛、看甚麼都不順眼,嚴重時甚至於會煩躁易怒。

這些百百種症狀統稱為「經前不適」,但若經前症候群過於嚴重,影響到人際關係、家庭生活、甚至工作表現,這類經前症狀就被稱為「經前不悅症」。根據統計「經前不悅症」的發生率僅3-8%,但對患者來說,月經對她不但不是「好朋友」,而會讓她變成「沒朋友」。

目前醫界歸納出「經前不悅症」5大危險族群:

  1. 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作息不規律者。

  2. 有菸、酒習慣者。

  3. 常常處於重大壓力者。

  4. 母親或姊妹也曾出現「經前不悅症」者。

  5. 曾罹患憂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科病病史者。

周輝政醫師建議,女性可透過寫月經日記,幫助分辨不適症狀與月經周期是否具關聯性,記下每天情緒的變化、生理上的症狀、飲食習慣的改變、自己的反應,就醫時可幫助醫師更快速做出正確診斷,也才能達到對症下藥的效果。

如果只是一般的經前症候群,緩解方式包括:飲食上減少刺激性飲食和菸酒、降低鹽份和咖啡因的攝取、避免高脂與過甜食物;生活上則應減少壓力、睡眠充足與多運動。但如果被診斷是經前不悅症,則需要用藥治療。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已有3名國籍航空機師發生突破性感染,疫調發現個案都曾經飛往美國芝加哥,已有機組員抱怨,外站旅館工作人員防疫未徹底,今(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飛美國芝加哥航線機組員,入境後須到指定處所檢疫14天。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3名突破性感染機師,都曾經因飛行...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醫師,我最近咳嗽或打噴嚏就會漏尿,為什麼會這樣?」門診不時會有飽受滴滴答答漏尿困擾的病患就醫。長安醫院泌尿科黃煒軒醫師表示,研究顯示全球約有3分之1的女性有尿失禁,但僅約10%會就醫,主要是患者覺得害羞,或認為這是生產老化必然的現象,但透過專業的陰道雷射技術,不僅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我最近幫我家小花買了感覺統合的課程花了好幾萬!」、「我看網路上廣告有感覺統合諮商師說可以上感覺統合課讓她更聰明,我就把卡給她刷下去了」。這是很多家長曾經有過的經驗,但是,真的是所有孩子都需要上感覺統合課程嗎?感覺統合 自由的玩和學習就能產生臺灣職能治療學會理事長吳菁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