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分子口服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小分子口服藥 類風濕性關節炎治療新選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5歲的熊媽媽,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長達25年,過去使用類固醇治療,卻發現骨質嚴重流失,後來改用生物製劑治療,必須長期打針,身體都是瘀青,現在她看到針筒就懼怕。如今,衛生福利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可望提供害怕打針患者治療的新選擇。

中華民國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陳得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需長期治療才能避免關節變形,目前治療藥物包括傳統的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抗風濕藥物、類固醇藥物,以及生物製劑。

陳得源指出,以中、重度患者為例,若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會改用生物製劑,但打針頻率從每周2次到每月1次都有,多數患者見到針筒就害怕,以致病情無法以有效控制,提高發生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的風險。

台北榮總醫院過敏風溼免疫科主任林孝義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長期打針陷入恐懼,會導致服藥順從性差、疾病控制不佳,恐增加共病風險,如關節腔內滑膜慢性發炎,出現對稱性關節腫痛、變形,甚至殘障。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新藥。林孝義指出,日前衛福部核准最新類風濕性關節炎小分子口服藥,用於治療患中、重度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該藥物可直接進入發炎細胞內,阻斷細胞激素的訊息傳導路徑,減少發炎細胞激素生成,快速、有效緩解病情。

不過,林孝義提醒,小分子口服藥可能造成患者肝功能異常、免疫力下降,B肝帶原者要小心服用,另外,患者也可能提高感染肺結核的機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6083

相關推薦

看完這篇文章的心情比看完那些爆炸的新聞更讓我難過... 前幾日美國通過同志婚姻全國合法化,臺灣人跟著喜悅,紛紛將臉書大頭照改成六彩的顏色象徵與少數群體的友好,但因為八仙粉塵爆炸事件,一名網友在「出櫃台大」中寫道,和男友兩人因為是否北上玩水而爭吵,最後男友自己參加彩虹趴,但這一錯卻讓兩人下一次的見面在...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面對炎熱天氣,皮膚恐一不小心就出狀況,不但容易出疹子感到泛癢等症狀,也可能因曬傷出現刺痛感;郭綜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佳玲指出,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可能使因服用藥中,部分藥品產生的光敏感及光毒性,加速皮膚過敏反應。包括Fluoroquinolones抗生素、荷爾蒙藥品、心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一名出生才八、九個月大的女嬰,因感染輪狀病毒,發燒、嘔吐厲害、食慾變差而送急診,住院後狀況卻未改善,並開始出現脫水、解水便,一天達十幾次,而且持續發燒,住院1周才痊癒,但體重卻因此輕了許多,嚇壞了爸爸媽媽。「嬰幼兒一旦感染輪狀病毒,即便痊癒短時間内也無法恢復食慾,而且很...

閱讀詳情 »

你是否也有過同樣的疑問,法國頂級美食中,鵝肝醬、生蠔、魚子醬盡是些高膽固醇的非健康食品,但爲什麼法國人不僅長期身型保持苗條,而且心血管疾病和心臟病的發病率反倒較低? 其實這些答案都藏在葡萄酒裡! 葡萄酒真有這麼神?! 十九世紀初期,法國研究者發現,盛產葡萄酒地區的人瑞較多且平均年齡也較高。到了十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