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山西男腫瘤110kg 體重兩倍大 | 健康達人網

山西男腫瘤110kg 體重兩倍大 健康達人網

對一般人來說,身上長出小小一顆腫瘤,就會讓人緊張萬分,怕得了癌症。不過中國山西一名 37 歲男子,日前在北京的醫院切除了一大顆陪伴他近 30 年的「腫瘤」,切除後醫院稱重,這顆「腫瘤」有 110 公斤,比大多數人類都要重,而這名男子本身也才 50 公斤左右。

剛開始只是一個胎記

來自山西省的楊建斌,從 9 歲開始後背下方的一個胎記就開始一直長大,到 12 歲時有一個拳頭大小。過去楊家也動過手術,不過很快又長回來了。這次拖到長成本身體重兩倍多才進醫院開刀,引發歐美媒體廣泛報導,原因無他,110 公斤真的太大了。事實上,在動手術前,楊建斌生活已經無法自理,得靠父親幫忙;這顆大「腫瘤」癱在楊建斌右方,有網友覺得就像是靠在沙發上。

這場手術共經過 18 小時才完成,割下的「腫瘤」長 1.2 公尺,重 110 公斤,就像是個超級小胖弟,但楊建斌本身只有 50 公斤,不難想像有多少養分都拿去供給「小老弟」了。

山西男腫瘤110kg 體重兩倍大 健康達人網
▲手術前準備工作。

應該是神經纖維瘤

雖然中國與西方媒體都以「腫瘤」稱之,不過美國華盛頓大學神經學教授 David Guttman 醫師認為,用「神經性纖維瘤」(neurofibromatosis)應更精準,因為就算是因為神經性纖維瘤長成那麼大的腫瘤也很罕見。在僅能目視無法親自診斷的情形下,他推測這可能是第一型神經性纖維瘤,發生率約為 1/4000。

這種疾病是因為第 17 對染色體上的 NF1 基因發生突變所致,有一半患者是家族遺傳,另一半是自體發生變異。具體的特徵是一歲前會出現扁平、均勻色素沉積的斑塊,隨著年齡增加,數量也會跟著增加,稱為「咖啡牛奶斑」,一般來說身體上多於六處咖啡牛奶斑,必須就醫檢查。另外腋下及腹股溝地方可能出現雀斑,通常是在四歲到五歲以後才開始出現。

有神經性纖維瘤的患者後續得到良性或惡性腫瘤的機率都比正常人高,其中惡性腫瘤的機率為 5% 至 15%,比一般人多出 2.5 至 4 倍。

山西男腫瘤110kg 體重兩倍大 健康達人網
▲這次手術動員 9 位醫師及其他護理人員,歷時 18 小時,輸血 5 公斤。

相關資訊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圖非當事人/亞大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平時規律運動,台中一名50歲熟男,自覺體態及體能維持得相當不錯,雖然罹患B肝卻沒有定期追蹤,直到去年接受例行性健檢,這才發現已經是肝癌第三期,一開始接受放療和標靶藥物治療成功控制病情,卻因惡病體質毫無緣由爆瘦10公斤,經中醫和復健治療3...

閱讀詳情 »

已故藝人劉真主動脈瓣狹窄症狀包括暈眩 暈眩通常病因: 神經科門診有許多主訴頭暈的病患,我們發現有很多人服用了不必要的「抗眩暈」藥物,或是引用了錯誤的訊息,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 頭暈的輕重因人而異,有些人只是「昏昏的」,「浮浮的」,或是「頭重腳輕」,比較厲害的暈眩指的是感覺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更嚴重...

閱讀詳情 »

愛滋病檢查保護號自己別太擔心自己 愛滋病介紹     是一種因為感染了愛滋病毒(HIV),使身體的免疫系統漸漸受到玻壞,無法對抗環境中存在的細茵或病毒,而出現一連串的感染症狀,最後導致死亡。所以又稱之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在國內是十大傳染病之一,全世界已經造成好幾千...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今(23)日新增26例COVID-19病例,包括25例境外移入、1例本土,也出現疫情以來的年紀最小染疫者,案175的男童僅4歲多,是在1月中隨爸媽赴荷蘭工作,返台後一家人及爸爸同事共4人皆確診,但男童入境之後沒有症狀,目前隨家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