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整形填充物注射 使用鈍針提高安全性

微整形填充物注射 使用鈍針提高安全性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隨著醫學科技發展及世界潮流,美容醫學治療越來越普遍,民眾對於免動刀的療程接受度越來越高,尤其是臉部填充物注射,不論是國內或是國外都是呈現穩定成長。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理事長曾漢棋醫師表示,隨著皮膚填充物注射案例增加,醫界越來越重視美容醫學注射物的安全性及注射技術,國外有許多研究報告及研討會陸續提出可遵循的治療準則,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鈍針(Blunt needle),而不要使用傳統的尖針,可避免99%以上誤將填充物打進血管,造成血管栓塞導致皮膚壞死,甚至失明之併發症。

鈍針施打填充物比較安全

曾漢棋理事長表示,國內最常見的美容醫學針劑注射療程包括玻尿酸、微晶瓷、自體脂肪注射及膠原蛋白等,但許多醫師偏好使用傳統尖針施打填充物,雖然具有容易注射、患者較不疼痛等優勢,但也容易造成瘀青,並提高施打在危險部位的風險性,尤其是眉間、鼻子、法令紋等三個重要部位,有時候會不幸打入血管內就會造成併發症。美容醫學醫學會建議,醫師在進行這三個部位的注射填充物療程時,務必使用鈍針以確保安全,目前醫學會已經制訂填充物注射安全準則,將於近期發給會員醫師。

美容醫學醫學會重視會員醫師的教育訓練

中華民國美容醫學醫學會教育長宋奉宜醫師表示,美容醫學醫學會對於美容醫學之執業醫師的教育訓練非常重視,每年都有辦理美容醫學之針劑注射及光電治療教育訓練課程,自2006年起開辦微整形注射教育訓練課程,此課程每次(含實習)共32小時,已培訓810位醫師;自2005年起開辦光電治療課程,此課程每次40小時,亦已培訓679位醫師。醫學會要求會員若無相關實務經驗,必須接受訓練課程方可從事該項治療。

接受治療前充分溝通 勿聽信誇張醫療廣告

曾漢棋理事長提醒,任何醫療行為皆存在一定比率之風險,民眾接受美容醫學治療前,切勿聽信誇張不實之醫療廣告,並應於治療前與醫師充分溝通,瞭解療程的成功率及評估相關併發症之風險後,再接受該項治療,以避免因過度期待而衍生醫療糾紛。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指出,住院患者如果接受60歲以上年長內科醫師診治,住院一個月內的死亡風險,會比給40歲以下年輕醫師診治來得高。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BMJ)。60歲以上醫師 每診治77人多死1人研究人員指出,接受40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很多人怕胖不吃糖,對於代糖(人工甜味劑)就毫無忌禪;其實,代糖吃多了,也會出事。根據研究顯示,經常喝含有代糖的飲品,會使得腦中風與失智症的風險增加,不得不慎!代糖吃太多有腦中風以及失智症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營養師周千欽表示,喜歡吃甜食的人攝取到含代糖飲料的機會就會比較多...

閱讀詳情 »

妳是不是跟我一樣,每天下班(下課)回家,雖然已經累得要命,卻仍捨不得上床睡覺。習慣性地癱在沙發上,不是拿著電視遙控前前後後上上下下按來按去、就是盯著iPad追劇、拿著手機猛滑?! 這一按一滑交替間,就這樣來到了午夜,匆匆梳洗完準備睡覺,躺在床上仍依依不捨的拿起電腦或手機再度「巡」一下,深怕錯過任何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在台灣,主要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包括三斑家蚊、環蚊家蚊以及白頭家蚊,每年腦炎病例多發生在5月至11月,6月至7月則為流行高峰;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豬為病毒的主要增幅宿主,因此像是豬舍、其他動物畜舍,甚至包括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都為病媒蚊容易孳生地方,民眾應減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