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微波爐保留更多營養素 忌用有色容器

微波爐保留更多營養素 忌用有色容器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朱姵慈報導)許多人以為微波爐產生的電磁波,容易使食物產生有害物質或殘留放射性的物質,對人體產生毒性或致癌性。事實上,至今除了因微波食物加熱不均勻,而造成民眾咽喉燙傷的案例之外,尚未有實驗證明微波食品的毒性作用。
甚至有不少研究指出,從營養成分來看,微波烹調可以保留較多的營養素、產生較少的毒性物質。微波爐的原理正是利用電能轉為微波所產生的高能,微波的高頻率及高滲透性,使得食物加熱速度快,因而能保留較多的營養素。尤其是蔬菜,它利用蔬菜本身的水分去導熱,不會發生營養素流失的問題,像是維生素C、硫化物、酚類化合物等水溶性營養素遠比水煮、汆燙時保留更多。
雖然用微波爐加熱食物很方便,醫師並不建議用微波爐烹調調理包或微波食品,原因是這類即食食品通常含有較高的油、鹽、糖分,不然就是自己再多搭配一些蔬菜,讓營養比較均衡。
另外,醫師也提醒,微波爐加熱食物最好以「漸進式加溫」的原則使用微波爐。例如,如果加熱一份蔬菜需要2分鐘,就先加熱1分鐘,攪拌一下之後,再加熱1分鐘到需要的溫度。漸進式的加熱,既不會讓食物因為過熱而產生有毒物質,也能幫助食物受熱均勻。而為了避免加熱過程中色料、毒素溶出,盛裝食物的器皿最好選擇瓷器或是玻璃盒,切忌使用塑膠、美耐皿,或是有顏色、有金屬邊的容器微波,更不可在上面蓋層保鮮膜。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640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你的血壓正常嗎?據統計,全台約有457萬人罹患高血壓,約每4人就有1人,但青壯年自認健康,僅2成6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醫師提醒,高血壓是造成心臟病及中風的主因;若延誤治療時間,後果不堪設想。 根據國民健康署「2007 年臺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台灣乳癌發生率逐年大幅提升,每年新增破萬名的乳癌患者,患者初期往往沒症狀,等到癌細胞轉移後的標靶給付又不夠全面,常讓許多病人選擇放棄治療,63歲因乳頭出血才驚覺罹癌的吳女士,正是一個例子。乳癌成因和女性荷爾蒙濃度的改變高度相關,其中受體陽性患者可使用荷爾蒙療法搭配標靶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今年夏天,八仙塵暴意外讓民眾了解公共安全的重要之外,還有燒燙傷病者要如何處理傷口與護理,但若是平日在家發生小面積的燒燙傷意外,又要如何處理呢?不少人還是對於燒燙傷傷口照護常識不足,如燙傷後留下的水泡應該要戳破、還是小心保留著呢?傷口是要以紗布或人工皮包覆起來、還是要讓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3C產品普及,民眾用眼時間與程度大幅增加。根據2015年護眼趨勢調查,台灣人每日用眼時間約為8.4小時,相較於2007年的調查結果5.3小時,增加1.6倍之多,此次調查結果也顯示,20-54歲的青壯年族群,每日觀看螢幕的時間達9小時以上,超過調查平均值;而45-54歲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