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急救送錯院! 醫改會籲建搶救動線地圖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生命危在旦夕的急重症病患被送往急診室,原本該得到緊急治療,但在台灣許多醫療資源缺乏的偏鄉地區,至當地急診室不一定有醫師或病床可做緊急治療,轉診路途遙遠又必須承擔病情延誤風險。醫改會呼籲,規劃以生活圈為主的緊急醫療網,並建立清楚的「急重難症搶救動線地圖」,才能減少「送錯院」憾事!

醫改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許多民眾誤以為送往有急診室的醫院,就可即時處理中風、心肌梗塞、重大外傷、周產期照護及兒童急重症等急重難症,甚至救護車也只依行政區域送往「最近」的責任醫院,但這類病患其實需送至「重度級」急救醫院,或經認證的「特殊照護中心」。

送錯醫院的結果,往往無法找到急救專科,或是沒有當班的專科醫師團隊可立即治療,病患必須轉診,導致延誤治療,造成醫療資源浪費。

台東達仁鄉衛生所主任徐超斌醫師指出,在台東南迴沿線共16個村落,距離台東市至少40分鐘以上車程,而可近性的醫療資源僅有3間衛生所加兩間基層診所共7名醫師。曾見一名30多歲男騎士,因車禍被送往最近的署立台東醫院成功分院,但因硬腦膜上血腫必須有神經外科醫師即時減壓保命,否則恐成植物人,後經過1個半小時車程轉往慈濟醫院已延誤就醫,無法救回。

醫改會副執行長陳芙媺指出,衛生署因考量5大急重症的搶救需要特殊專長,辦理急救責任醫院分級,建立以縣市為單位的緊急醫療網,但全台仍有逾半數縣市沒有完整的重度級醫院或特殊照護中心,其中又以周產期照護及兒童急重症救治破洞最多。此外,國內有7-8成急重症就醫是自行送醫,但民眾卻不知道5大急重症該送往哪裡。

劉淑瓊建議衛生署,緊急醫療網應以「生活圈」為規劃概念,而非以行政區域劃分;並建立一張清楚的「急重難症搶救動線地圖」,結合GPS定位與APP軟體,幫助民眾與119救護單位明確知道該送往哪家最近且經認證的專責醫院。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5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名66歲陳先生,過去沒有高血壓及心臟病史,且有規律運動的習慣,一個月前卻因車禍造成左腳掌骨骨折,就醫治療後並無大礙,但因腳裹上石膏,活動受限,因此患者只能每天窩在沙發看電視,但數天後,卻出現胸悶症狀,起初不以為意,但因症狀持續發作,才緊急急診治療,沒想到確診為急性肺動...

閱讀詳情 »

找回健康從牙齒開始   【好轉案例】 麗莎經由能量儀檢測出罹患了子宮頸癌,經切片確認腫瘤有十幾公分大。在決定做另類治療後,麗莎首先清除了補牙銀粉,繼而拔掉有害的智齒;一個月後,她的能量檢測腫瘤便由惡性轉為良性,而在努力排毒一個月後,能量儀已測不到腫瘤,只是重金屬汙染仍然非常高,於是她持續排...

閱讀詳情 »

俗話說:「富人吃補;窮人燙腳。」因為腳底的穴道多,所以早晚泡腳,就可以減少感冒喔!溫水泡腳好處多現代人常坐辦公室,又懶於運動,普遍足部循環不良。你可能不知道,倘若足部的循環變好,心臟就不需要額外一再加壓,輸送血液至足部末梢,可減少高血壓、心髒病及中風等高危險疾病的發生。另外,膝蓋以下到腳底,有許多...

閱讀詳情 »

有兩夫妻之前對中醫養生食療一點都不懂,生活習慣都是由著自己喜愛。其中一點就是夏天離不開空調,愛喝冷飲,愛吃涼菜,冰鎮啤酒和各種冷藏西瓜、飲料放滿了冰箱。冬天愛吃火鍋,最愛涮肉,中醫說肉吃多了也能導致痰濕。我和老公都是體型微胖的,夏天該出汗的時候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體內;冬天燒曖氣,穿件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