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恐怖!公共廁所的「馬桶圈」到底有多髒?一個女孩因此沒了命...你一定要知道!

恐怖!公共廁所的「馬桶圈」到底有多髒?一個女孩因此沒了命...你一定要知道!
英國曾經對某婦產科診所裡的528名女性做了調查,發現有 85% 的女性在公共廁所小便時並不接觸馬桶,而是半蹲著的;12% 的人會在馬桶圈上鋪一層紙後再坐下去;而只有 2% 的人會直接坐在上面。

 

直接坐在馬桶圈上,到底會得什麼病呢?

 

理論上會得很多病。

 

然而相對於衛生間裡的其他表面,通過馬桶圈得病的風險,實際上並不高。

 

 

1使用公共馬桶會得性病嗎?

首先,使用馬桶是不會得性傳染疾病的。沒有任何一項醫學研究證明,有人通過馬桶圈感染了性病。

 

然而,這種傳言之所以能夠代代相傳,也是因為它有一定道理。

 

想像這樣的一個場景。

 

當有人出現梅毒,淋病或陰蝨等性病的症狀時,面對性伴侶憤怒的質問,他會坦白講自己的病嗎?往往就簡單回答一下「親愛的,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一定是公廁的馬桶圈!」

 

但事實是,性病一般都是發生性行為後從別人那傳染來的。

 

性傳播疾病的感染條件是:陰道或肛門裡有足夠多的病菌。

 

當然,蝨子能通過毛巾或者衣服傳播,但是他們又很難在像馬桶圈那樣又冷又硬的表面生存。蝨子也需要人體的溫暖,而且他們的足部像爪子一樣,沒法在光滑的塑料、木頭或是瓷磚上爬。

 

 

2公共馬桶的安全隱患

但是,其它細菌或是病毒,卻可以在這種又冷又硬的表面生存好幾天。

 

一項對醫院衛生間的研究發現,在馬桶圈上確實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包括抗生素耐藥的葡萄球菌(一種可能引起很嚴重感染的細菌,被稱為「食肉細菌」)、諾如病毒、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和鏈球菌。

 

理論上講,埃博拉病毒也可能通過馬桶圈傳播。

 

然而,這些微生物存在於排泄物或是嘔吐物中。如果發現了馬桶坐墊上有這些髒東西,一般人都會選擇另一個馬桶。

 

其實,最讓人的擔憂的應該是沖馬桶時的小水滴,而這些水滴又往往會飛濺得很遠。

 

解決辦法很簡單,就是用常見的那種小包裝消毒巾擦一下。科學已經證明,這樣就能讓馬桶圈上的微生物減少 50 倍。

 

如果沒有隨身攜帶的消毒巾,也不用太擔心。除非微生物直接接觸到開放的傷口,或是通過手進入嘴巴、鼻子或眼睛,否則都沒那麼危險——所以,請不要隨便揉眼睛、摳鼻子或者挖耳朵了。

 

我們的皮膚能有效地防禦細菌,而且腿部和臀部的皮膚相對來說都比較厚。這部分皮膚不會像臉部皮膚一樣容易受傷,因為它不大會暴露在陽光下,也不會接觸各種清潔用品或工具。

 

 

3使用公共馬桶的注意事項

1. 注意安全

有些人總覺得公共場所的坐便器很髒,於是就發明了新身法——踩在坐便器上。

 

但是這樣很容易發生流血事件!

 

坐在坐便器上時,全身的重量會很均勻地分散開來,可是兩隻腳踩在上面時,重量太集中;而且坐便器真的不像你以為的那麼結實,如果真的蹲在上面,是很容易壞掉的。

 

更何況,破碎後鋒利的陶瓷茬子會把大腿和臀部劃傷,那裡有大血管,很危險。

 

2. 手不要亂摸

其實,真正會引起感染的危險來自你的手。

 

留在手上的病菌可以通過接觸,很容易進入眼睛、嘴巴和鼻子,而這幾個位置被感染了,就很容易生病。

 

衛生間裡很多其他表面,比如馬桶沖水按鈕、門把手、水龍頭、紙巾機等,都比馬桶圈髒得多,這都是實驗的結果。

 

所以,我們要再次強調便後洗手的重要性!

 

3. 好好洗手

用香皂或清水仔細洗手是最好的防護措施。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推薦的洗手的最佳方法是:

 

  • 把肥皂或洗手液搓出泡,且停留在手上的的時間不能少於 20 秒;

  • 除了手心,還要洗手背、手指間以及指甲,每個地方至少搓 5~6 下;

  • 最後可以用紙巾或者肘部關閉水龍頭(因為肘部不會接觸頭面部),打開門離開。

 

4. 髒的不止衛生間!

其他很多和衛生間沒有關係的地方也有大量的微生物。這些地方包括:

 

  • 廚房清潔海綿;

  • 兒童遊樂設施;

  • 健身墊;

  • 遙控器;

  • 公用電腦的鍵盤、鼠標等。

 

碰過這些東西后,也要及時洗手。

via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指揮中心公布今(4)日新增2萬8420例本土病例,且中重症患者人數單日激增77例,寫下新高。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同步公布最新的COVID-19確定病例輕重症分流收治原則,除了中重症患者一律收治醫院之外,其餘無症狀、輕症的成人確診者要80歲以上才送醫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6到11歲兒童已經開始接種疫苗,家長最擔心孩子打完疫苗有副作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宣布,「Taiwan V-Watch疫苗接種-健康回報」也已將小於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納入追蹤監測對象,可由父母在手機代為填寫接種後健康回報,以加強兒童及青少年COVI...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民搶快篩的當下,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4)日召開記者會質疑,指揮中心緊急採購的22家快篩試劑廠商中,竟有資本額僅200萬的「小吃店變生醫公司」,懷疑其中有利益輸送、黑箱作業。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下午正面回應,強調快篩試劑屬於緊急採購,將以「最後交出來的東西...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單日確診人數及死亡人數昨又雙破新高,眼見疫情還會更高,回應地方近來一再要求「快篩陽=確診」,否則將拖垮醫療量能,衛福部長陳時中今(4)日鬆口,針對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快篩陽性視同確診,陳時中表示,「5月中,有這個可能性」,要看行政程序和大家的意見,基本上討論已經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