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患失智苦惱人 補充銀杏免失志

患失智苦惱人 補充銀杏免失志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最近上映的電影《去看小洋蔥媽媽》,深刻呈現出失智症女主角家庭的大小事;日本電影《明日的記憶》的男主角,則為了挽留無時無刻不在消失的記憶,陷入了不知所措的境地!這些失智症電影都引起廣大迴響,而在現實生活中,失智症家庭的故事也不勝枚舉;臨床上,就有一名60歲的糖尿病患者,日前突然連家人都認不得、也不記得要吃飯,甚至忘記回家的路,類似情形反覆發生,造成生活無法自理,家人帶其就醫被確診為血管性失智症,經由多次高劑量銀杏葉萃取物針劑治療,病情明顯改善。

負責診治這名糖尿病患者的開業診所醫師蕭志界指出,中老年人因血管老化、硬化容易失去彈性,當氧氣通過腦部的血管含量下降,及供應血液能力不足,會造成腦部血液循環變差,短期會發生記憶力下降、專注力不足、常常忘東忘西,以及心不在焉、糊塗、焦慮、頭暈、耳鳴等症狀,長時間則變成失智症,嚴重者恐有認知及功能障礙。

「三高患者是罹患失智症的高危險群!」蕭志界醫師表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三高疾病患者,因本身的血液循環功能較差,容易造成腦部血管阻塞,進而引發失智症;而心臟病、曾中風過的患者,發生腦血管病變的機率較高,也容易增加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此外,壓力大也會引發失智症。蕭志界提醒,年輕人若工作壓力過大、生活節奏緊繃,而中年人則因家庭、事業兩頭燒,容易過度勞累,當腦部長期處於高度運轉的狀態,會影響腦部血液循環,進而出現記憶力不好的問題,並發生睡眠不足或失眠的情形,嚴重者恐引發失智症,不可不慎。

蕭志界醫師強調,養成正常的日常作息、避免工作過度勞累;清淡飲食,多吃青菜水果,豆類、堅果類等富含維生素C、D、E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並戒除抽菸、酗酒等惡習,儘量保持適當的社交生活,能夠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另外,一項由Natalia Bachinskaya等人於2011年刊登在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的研究發現,銀杏葉萃取物可安全且有效的減緩失智症患者的行為和神經精神症狀,也可以改善看護者的身心安寧與健康。因此,蕭志界建議,若出現失智症狀,可使用含有銀杏葉萃取物的製劑作為長期保養使用。他強調,銀杏葉萃取物具有增加腦部血流量、血管通透性,改善血液循環、氧氣供應等功效,能有效防止記憶力衰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58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在世界各地,電子菸越來越盛行,但對於抽菸的人、一般社會大眾或青少年來說,電子菸到底是好是壞,還是很有爭議。 美國過去原本對電子菸採取開放態度,但後來發現,電子菸逐漸成為青少年、小朋友的「入門菸」,因此逐漸轉向嚴格管制。英國的態度就不一樣了,英國政府在2015年一篇報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 銀髮族若是發生跌倒意外,往往會影響健康至鉅,有人因此而造成骨折,更嚴重的可能撞到頭部造成腦震盪或是腦出血,進而增加死亡機率。雖然跌倒因素眾多,但是也別忽略藥物的副作用;藥劑師即提醒,容易讓人想睡覺、意識昏沉、肌肉無力的藥物,最容易讓銀髮族發生跌倒意外,家人要特別注意...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台灣正面臨「血齡斷層」!國內最新統計,15年來,年輕族群捐血量銳減一半,主因就是捐血主力群族老化,加上年輕人血源逐年減少。為此,台灣血液基金會與LINE宣布推出「愛捐血」LINE官方帳號,讓更多年輕潛在捐血人認識捐血,進而增加捐血意願,減緩血齡斷層的危機。 年輕人不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50多歲的吳先生,6年因太太巴金森氏症造成腦幹退化,從此生活無法自理,都要由他人負責照顧,吳先生決定提早退休全心照顧太太;但不知如何照顧卻造成症狀惡化,吳先生也一度累倒了。 延誤就醫 疾病惡化 吳先生說,得知太太罹病後,四處就醫尋求協助,包括中醫、西醫、坊間偏方全都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