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擺脫便秘+口臭? 從「養骨」做起

想擺脫便秘+口臭? 從「養骨」做起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為什麼健康會走下坡?中醫認為,其中一原因就是過多的毒素與廢物停留在體內會造成代謝紊亂,阻礙氣血正常運行、破壞五臟六腑的功能及之間的相互協調,運轉不暢,如何保持健康呢?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所謂的毒素,如汗、尿、糞便、等物質等無法順利排出體外,在體內積存過量導致對人體有害的物質稱之為毒素。隨著現今環境汙染、飲食以及加工食品的過度食用、生活作息不正常,情緒緊繃與工作壓力等容易使身體整個新陳代謝與排毒機制出問題,造成最基本的排汗、排尿與排便都出現不正常的現象,無法排出的有毒物質,又隨著血液循環回流到身體器官內,當然影響健康狀態。 
宿便產生的毒素則直接影響腸胃消化系統。中醫認為,宿便的毒素是萬病之源如糞便產生後若是無法於24小時內離開人體,就會在腸道裡腐爛變質,成為細菌的滋生地,腸胃消化系統、免疫力、內分泌以及新陳代謝都會受到影響。毒素產生過多最常見的就是產生痤瘡,毒素在細菌的作用下產生大量有毒物質,隨著血液循環危及全身;而當排出受阻時,又會通過皮膚向外滲溢出現痤瘡。 
「口臭」也是毒素過多會產生的現象之一,多由腸胃積熱或消化不良所致,若常貪食辛辣、烤辣炸類食物、加工食品或暴飲暴食者就要注意。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器官,皮膚上的汗腺和皮脂腺能夠通過出汗等方式排出其他器官無法解決的毒素。外界的刺激、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以及內分泌障礙等使皮膚的這種功能減弱就會引發搔癢。這些都是身體毒素過多的警訊,其他包含風濕痛,腸胃炎,關節炎,癌症等等都是如此,所以中醫在治療疾病最常問的就是患者的排便狀況。 
周宗翰醫師建議,日常生活中最好的排毒方式就是少吃加工食品、避免攝取過量的動物性高脂肪類食物,「攝取食物原型」、少油煙之烹調方式為佳。研究發現,高脂肪及蛋白食物經煙熏、燒烤過程中,肉類油脂滴入碳中,在高溫下裂解,與炭火作用形成毒性強的致癌物--多環芳烴,隨煙熏揮發會回到食物中。而高溫烹調會使蛋白質及氨基酸裂解,產生胺類衍生物而致癌,這都是過多毒素累積在人體所導致的結果。 
此外,脊椎的31對神經分別由脊椎骨與脊椎骨之間的椎間孔伸出貫穿全身,而脊神經負責傳遞大腦與身體各個部位之間的訊息,因此當脊椎發生異常時,就會影響到我們的器官;當器官不健康時,也可以從脊椎骨上找到異常之處,且直接通過養護脊椎拔除病根、排除毒素,因此建議,以運動來養骨,平日要維持適量的有氧運動,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量。可於戶外接受適量的日光照射有利於身體營養的吸收,藉由透過流汗排除體內毒素。運動促使全身新陳代謝加快。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對骨骼有直接刺激作用,對於交感與副交感神經也有穩定作用,可以暢通脊神經與器官之間的溝通狀況。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268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30歲的范瑋庭,從小憑著對桌球的熱忱與天賦,一心想成為國手為國爭光,但高度近視及散光的她,長期佩戴隱形眼鏡,眼球頻乾澀、感染,只好重拾框架眼鏡,卻不敵視線範圍差距影響了比賽表現。大學畢業後,她拿起球拍執教,延續桌球的熱情,但視力依然困擾著她的教學生涯。受到國內外體壇明星...

閱讀詳情 »

隨著空氣中的PM2.5污染頻頻拉警報,每年奪走8千人命,連續10年蟬聯癌症死亡率首位的肺癌,也跟著受到嚴峻威脅!臨床觀察,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6成肺癌病友發現時已為晚期,面對晚期肺癌必需接受化學、放射治療的巨大副作用,還能增加存活率,一直是醫界備受挑戰的課題。近來,藻類萃取成分-台灣小分子褐藻醣膠輔...

閱讀詳情 »

乳癌別憂鬱!不僅是女性癌症發生第一名,並且是單一性別、單一器官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萬多名婦女被新診斷為乳癌。多數人不知道的是,每3名轉移性乳癌患者就有1人曾經歷重度憂鬱、焦慮。透過9種抗憂鬱飲食,包括菠菜、櫻桃、香蕉等,以及有氧運動,有助趕走憂鬱的陰霾,對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七旬陳姓老翁三年多前被診斷出罹患晚期攝護腺癌,因為癌細胞轉移到骨頭,造成老翁骨頭疼痛,醫師安排他接受注射單株抗體保骨針,長達兩年的治療期間,症狀控制良好。過了一段時間,老翁的攝護腺癌症狀復發,使得他不只腳麻,排尿功能也出現障礙,經檢查才發現,並不是攝護腺壓迫到尿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