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吃甜食速食 小心憂鬱症纏身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不少人以吃甜食來宣洩壓力,但多項研究卻證實,常吃精製的速食、加工食品,反而提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因為暫時滿足口慾,高油糖鹽食物反而給身體帶來更多壓力。

董氏基金會引述西班牙拉斯帕馬斯大學與格拉納達大學一項長達6年、追蹤8964名受試者的大規模研究報告結果,常吃漢堡、披薩、可頌和甜甜圈等不健康食物的人,罹患憂鬱症的比例會高出49%。

澳洲墨爾本大學2010年刊登於美國精神病學雜誌研究,追蹤10年共1046位20至93歲的女性,也出現類似結果,發現常吃漢堡、披薩、白麵包、加工肉品、洋芋片、砂糖、調味乳和啤酒等加工食品的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會比常吃全穀、蔬果、魚、牛肉等天然食物的女性高出2.34倍。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2013年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的研究也有同樣結果。研究人員追蹤5年、3486名中年男女,發現攝取愈多甜食、油炸食品、加工肉品、精製穀物等,罹患憂鬱症比例愈高。

相較之下,攝取愈多全穀、蔬果、魚類等天然食物,罹患憂鬱症比例會愈低;董氏基金會認為,多多食用天然、未過度加工的食物對情緒確實有正向作用。

研究發現,對發育中的青少年來說,飲食品質對心智健康更是有重大的影響。

澳洲墨爾本大學2010年發表於澳洲及紐西蘭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調查7114位10至14歲青少年,發現心智較健康的青少年,大都天天吃早餐、攝取達2份水果、4份蔬菜及至少喝一次低脂乳品等良好飲食行為。

研究追蹤兩年後更發現,當飲食行為改變,青少年身心也會跟著產生變化;顯示充足營養和培養良好的飲食行為,有助於預防和降低青少年憂鬱的機率。

董氏基金會強調,許多人習慣性藉吃發洩壓力,卻忽略高油糖鹽食物是讓情緒低落的隱形殺手。建議國人,尤其青少年應少吃高熱量低營養的糖果糕餅、油炸速食,多選擇全穀、蔬果、魚類、牛奶等穩定情緒的開心食物。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636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未搭上武漢回台包機的血友病童,昨(24)日晚間搭乘長榮BR-766終於踏進國門,下機檢疫後直接到醫院負壓隔離病房採檢,今日確認第1次檢驗陰性。陪伴護理師今(25)日於防疫記者會現身,她說,接到任務指派電話,立刻就回家準備,機上母子都相當配合防疫措施,認為自己「很幸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5)日高中以下學校開學,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卻發佈台灣第1例COVID-19(武漢肺炎)小學感染者,是第27例感染者孫子,也是台灣第31例確診患者。目前在隔離病房收治,防疫單位正追查假期間有無同儕接觸。另外,因應開學放寬兒童口罩購買條件,每人可持3張兒童健保卡購...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許多人以為經常喝熱湯容易罹患食道癌,但菸、酒、檳榔帶來的致癌風險更大。除了食道癌以外,還可能誘發口腔癌、頭頸癌等,醫師提醒,有上述不良習慣者,應該至少每半年到1年至醫院接受1次胃鏡檢查,以利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因工作需要,75歲秦爺爺年輕時常菸酒不離身,...

閱讀詳情 »

嬰幼兒會被劇烈搖晃的情形常常是因為寶寶哭鬧不安,而照顧的大人無法安撫讓小孩安靜下來時,因氣憤或挫折的情緒導致失去控制,將小孩緊抓抱起劇烈且無數次快速地搖晃嬰兒,此為「嬰兒搖晃症候群」,後果可能造成小孩的腦損傷、失明、癱瘓、抽搐痙攣,甚至死亡。發生的年齡從新生兒至4歲都有,大部分病例發生在1歲前。造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