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愛吃進補鍋物 當心熱量過高

愛吃進補鍋物 當心熱量過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即將進入秋冬進補的階段,在冷冷的天,許多薑母鴨、羊肉爐的店陸續營業,三五好友都不免會相約來吃上一鍋,獲取足夠的熱量,讓全身暖呼呼。不過,賴慧珊營養師提醒,在享受進補美食的同時,別忘記其實每一鍋食材,不論是薑母鴨、羊肉爐、麻油雞等等,其熱量與鹹度都偏高,不宜吃過多。

成大醫院營養師賴慧珊表示,現代人營養充足,其實不太需要特別進補,但是因為如果天氣偏冷,大家就會跑去吃鍋物,但是其實不管哪一種鍋物,上面浮的那一層油脂熱量及鹽分都很高,再加上內臟類、炸物類、火鍋料熱量也高,因此,在進補時,要慎選食材以免發胖。

在選擇食材與份量控制上,賴慧珊營養師指出,若鍋物上有浮油脂的可將油脂去除;肉類可選擇全瘦的,五花肉、霜降肉盡量不要吃;進補類的鍋物,像是雞肉與鴨肉的皮,本身的油脂含量高,也易吸附湯類的油脂,可去皮食用;火鍋類,魚餃、燕餃、丸子加工食品,也是高熱量;玉米、芋頭、冬粉,亦算是五穀根莖類,一碗冬粉的熱量相當於半碗飯,可選擇蔬菜水果,不要只單吃鍋物,以達到均衡飲食。

有誰不適宜食用進補的鍋物呢?賴慧珊營養師呼籲,感冒發燒者,不宜進補;體質燥熱者,盡量兩周吃一次為佳;慢性疾病者,像是高血壓,要減少鹽分及酒類的攝取,可以先將酒精煮到揮發再食用,否則易影響到血壓;腎臟功能不佳、痛風、尿酸高者,因為鍋類鉀及普林含量高,盡可能不要食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715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旅美台醫林鴻德、葉佐明,是首批返台支援八仙塵爆傷患的旅外醫師,分別進駐雙和醫院、北醫支援。葉佐明說,塵爆消息傳出後,很多人都想回台幫忙,而他身為醫師,更是責無旁貸。林鴻德、葉佐明為北醫大醫學系第11屆校友,2人在美國開設一般外科診所約30年,雖然遠在他鄉,仍十分關心台灣...

閱讀詳情 »

一名60多歲的男性是典型的巴金森氏症,不但出現手抖、肢體僵硬等症狀,走路也變得遲緩且動作反應都隨著變慢;鹿港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致霖指出,40歲以上的巴金森氏症盛行率是千分之1至2人,症狀還會伴隨嗅覺異常、自律神經失調、睡眠障礙等。治療藥物上,目前已能針對補充腦部因神經退化而缺乏的多巴胺,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一名65歲婦人,手掌出現疼痛現象,且幾個月來慢慢演變成食指會卡住,且無法伸直,尤其早上起床症狀更為嚴重,雖有服藥且接受推拿針灸,但仍無法有效改善,就醫檢查後,醫師發現患者的手掌遠端靠近第二指基部處有壓痛感,且有顆粒狀物隨手指活動,確診為扳機指。扳機指或腕隧道症候群多...

閱讀詳情 »

8月2日,山東青島城陽的1歲男童腋窩下方長了個小疙瘩,就像是被蚊子叮咬,3日晚上卻因此住進了重症監護病房。  (圖片翻攝自aiweibang ,下同)記者從醫院瞭解到,經過兩次手術治療,目前男童狀況穩定,但尚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一個小疙瘩引發休克 6...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