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慢性病患罹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年增8%

慢性病患罹心房顫動 中風機率年增8%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的病患,根據臺北榮總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心房顫動病患若合併多種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等,每年的中風率可高達8%,且值得注意的是,年輕且沒有危險因子的心房顫動病患,每年也有1.15%的中風率,是西方國家的將近2倍。

血液流動不佳 容易形成血栓

臺北榮總陳適安醫師表示,所謂心房顫動是指心房快速而不規律的跳動,一旦發生時,因心房無有效的收縮,心房內的血液處於流動不佳的狀態,所以,很容易凝結成血栓,一旦這血栓流到腦部,就會阻塞腦部血管,進而造成腦中風。

根據過去的研究指出,心房顫動會增加5倍腦中風的風險,且心房顫動導致的中風,預後很差、復發率高。

服用抗凝血藥物 可降低64%中風風險

心房顫動造成的腦中風雖然可怕,但其實是可以預防的,除了規律的作息和適度的運動外,要預防心房顫動導致的腦中風,最有效的方法是服用口服抗凝血藥物。

根據過去的研究顯示,抗凝血藥物可大幅下降64%的中風風險,然而,傳統的抗凝血藥物,病患需要時常接受抽血以監測藥物濃度,不但使用上不方便,還可能會增加腦出血的風險,因此,接受度並不高。

但近幾年已有新型的口服抗凝血藥物問世,相較於傳統的藥物,不但使用上更方便,不需監測藥物濃度,腦出血的風險也大幅降低,所以,針對高風險的心房顫動患者,新型抗凝血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民眾可和醫師討論,尋求專業的建議。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一年一會的海峰盃全國長青圍棋賽(北區)於今日(10/19)上午9:00在台北市大安國中開幕!現場有342位參賽者,年齡合計超過2萬年的智慧火花!長者參賽以棋會友,感受數位、AI時代更顯珍貴的真人互動! (圖)第20屆海峰盃長青賽比賽現場 旅日國手林海峰、王立誠,王銘琬三位圍棋國手特別返台出席參加活動...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一名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5個月大男嬰吃了『九層塔炒蛋』30分鐘後,逐漸出現皮疹,全身都紅腫並一直哭鬧,發現嘴巴當時已呈紫色與全身無力意識不清狀況,男嬰送到急診室時,已出現呼吸困難與發紺等休克現象,經醫療團隊急救及觀察治療後,緊急『腎上腺素』與相關藥物急救,並轉診...

閱讀詳情 »

秀麗隱桿線蟲是一種線蟲,因其遺傳背景清楚、個體結構簡單、生活史短、基因組測序完成等特性,在遺傳與發育生物學、行為與神經生物學、衰老與壽命、人類遺傳性疾病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2013年12月17日,科學家認為,如果延長蠕蟲生命的科學應用到人類身上,人類活到500歲將不只是夢想,而錳...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 工作經常需緊盯電腦和文件耗眼力的51歲會計師蔡小姐,近幾個月來覺得視力快速減退,以為近視度數又加深了,去眼鏡行想配新的眼鏡,但驗配眼鏡時發現右眼視力可矯正至1.0,左眼視力卻僅能矯正至0.3,看物體還有扭曲變形的感覺。至眼科醫師檢查才發現左眼有「黃斑部增生膜」,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