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憂鬱症也可篩檢 及早治療無須等至發病

憂鬱症也可篩檢 及早治療無須等至發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景氣好低迷!經濟負成長,國人憂鬱指數也隨之升高,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院長藍亭研究發現,透過腦電波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的影像學檢查,可以篩檢出有憂鬱症傾向的人,無須等到發病,及早施以認知或藥物等治療,也許可協助他們遠離憂鬱症的威脅。

自我相關性高者 較易有憂鬱傾向

藍亭院長表示,部分憂鬱症患者的本質是想太多,把自己困在情緒的泥淖裡,既走不出來,也看不到未來。然而,大多數患者都是在行為出現異常後才被診斷出來,錯失最佳治療時機。為了及早幫這些人找到出路,藍亭院長於4年前投入研究,找出大腦PACC區Glutamate濃度和自我相關有關的結論,自我相關高的人,通常比較容易出現憂鬱傾向。以此寫出的論文「自我投射」 (The trajectory of self),2016年6月14日刊登在最新一期、影響指數高達21.965分的「認知學趨勢」(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引起廣泛注意。

Glutamate濃度高 憂鬱傾向也高

這項與雙和醫院合作的研究,以30名二十幾歲的健康年輕人為受試對象,研究團隊先讓受試者躺下來,完全放鬆,不去想東想西,處於「放空」的靜息狀態,接下來讓他們看一張又一張的圖片,有暴力的,也有溫馨的,並由受試者透過按鍵回答每一張照片是否和自己有關,同時以腦電波(EEG)及功能性核磁共振掃描(fMRI)量測大腦狀況。結果發現,自我相關性高的人,其大腦PACC區的Glutamate濃度較高,憂鬱傾向也可能相對偏高。

GABA可緩解憂鬱

藍亭院長解釋,Glutamate和憂鬱情緒有關,Glutamate濃度越高,憂鬱傾向也越高,此時或許可透過認知療法或藥物來緩解病情。研究顯示,Glutamate和GABA這兩種大腦中的化學物質有如翹翹板的兩端,Glutamate有活化自我相關的作用,一旦濃度變高,就容易想不開而有憂鬱傾向:反觀GABA則有抑制自我相關的功能,可扮演剎車角色,轉移負面情緒及思考,並以正向面對事情。

K他命也許能治療部分憂鬱 須審慎使用

K他命為GABA類的化學物質,也是被列為管制類的藥物,藍亭院長認為,未來也許可拿來治療因Glutamate濃度增加而引發憂鬱症的部分患者,協助他們走過生命幽谷,重新找回歡樂陽光的正向力量。不過藍亭院長也強調,K他命使用時要特別審慎小心,以免濫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774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5歲周姓油漆工菸癮達30年,平常有乾咳情形,最近發現痰中帶血,還出現後背痛症狀,兩個月來爆瘦十多公斤,經就醫切片檢查後,確診為分化不良的肺腺癌,醫療團隊討論後,建議採用好神刀縮小腫瘤,再以手術切除,術後腫瘤幾乎連根拔除,正持續復健治療,近期內可望順利返回職場工作。 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COVID-19在飛沫中可存活並具有傳染性長達3小時,在紙板上長達24小時,在塑膠和不銹鋼上長達72小時;而第二種傳染途徑是病毒接觸嘴脣、嘴巴、鼻子、眼睛之後,從這些身體部位設法進入氣管和肺部。 傳染途徑同流感 飛沫傳染力強 相關研究顯示,COVID-19的傳染與流感非...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本土疫情首次單日破千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15日宣布新增本土病例1,209例。指揮官陳時中強調,目前防疫的重點並非控制規模,而是「減災」,內容包含疫苗接種、藥物的整備與輕重症分流。其中,為強化輕重症分流收治,確保醫療量能及病人能即時獲得醫療照護,衛生福利部提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近年來,癌症蟬聯台灣十大死亡榜首,早期癌症患者迷信所謂的中醫偏方治療,並誇大西醫治療的副作用,拒絕手術、放療及化療,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不過,近年來,中醫治療癌症也越來越多人接受。 中醫緩解副作用 提升癌患生活品質 台北榮總醫院傳統醫學部楊仁鄰主任表示,癌症診斷後,經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