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懶得動?小心冰凍肩「黏」上你

懶得動?小心冰凍肩「黏」上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45歲的彭先生是一位快遞司機,每天都要開車送貨以及貨物搬運,近幾日開始感覺右肩有異狀,晚上睡覺時,只要側躺壓到右肩就會疼痛,除此之外,當背癢時,不僅無法用右手抓癢,右肩也會因此而疼痛。

右肩劇烈疼痛 原是沾黏性關節囊炎

彭先生發現上廁所擦拭和穿褲子時,右肩都會劇烈疼痛,而後到醫院就醫,經過醫師檢查後,發現彭先生的狀況是沾黏性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造成的原因可能是患者工作搬貨的時候,曾經受傷進而造成疼痛,所幸沒有肌腱或骨頭結構上的問題,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及復健,彭先生的右肩疼痛緩解許多,也可以輕鬆抓後背癢了。

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蔡旻虔表示,五十肩是肩關節沾黏性關節滑液囊炎的俗稱,又稱冰凍肩,由於好發在五十歲左右的年紀,因此才會有五十肩的稱號,其實五十肩在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年輕人也不可輕忽。

洗腎、糖尿病病患 易得到五十肩

五十肩主要有兩大症狀:疼痛和動作不易,肩膀是一個很容易發生沾黏的關節,健康的人只要肩膀約3~4週沒活動就會產生沾黏,一般肩關節活動會減少最常見的原因是肩膀外傷、肩膀旋轉肌肌腱破裂,或肩關節嚴重退化的併發症,另外,洗腎、糖尿病或是有甲狀腺疾病的病患,也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五十肩。

活動度變好 有80~90%成功率

五十肩的主要治療是復健,以復健運動把肩關節沾黏慢慢拉開,逐漸增加肩關節的活動度,等到肩關節的沾黏拉開,活動度變好,疼痛感就會降低,通常有80~90%的成功率,然而,大約有40~50%的五十肩合併有旋轉肌腱破裂,或鈣化性肌腱炎等問題,此時則須先以手術治療,才能改善疼痛狀況。

手術治療包括,肩關節鏡微創關節囊沾黏分離術,或肩關節鏡旋轉肌腱修補手術,除了可解決造成五十肩的根本原因之外,亦可以分離肩關節的沾黏,使後續復健更容易進行,恢復速度也較快。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60歲的吳先生,腳底黑色痣已存在約4年,之前都不會不適,並未理會。但2個月前腳底黑色痣開始疼痛、出血,就醫診斷為惡性黑色素瘤,住院進行手術,要將左腳大範圍切除。 黑色素瘤容易造成淋巴轉移 這種惡性黑色素瘤的手術方式,要根治性的切除最重要。醫師安排3D前哨淋巴結攝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7歲的楊先生,每天要抽2包菸,菸齡逾30年。10多年前開始經常咳嗽、多痰、氣喘,然而楊先生不以為意,導致症狀持續惡化。去年楊先生因嚴重呼吸困難掛急診,才確診為重度肺阻塞。稍微走動就喘不過氣,連出門都感到困難。經複方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病情已獲得控制。 肺阻塞第7...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53歲的蘇先生,半年前更換車子輪胎後,開始覺得右邊肩膀輕微疼痛。原以為只是常見的拉傷,沒想到工作、運動、睡眠,甚至穿衣服等都變得困難,右邊肩膀痛到無法舉高、痠軟無力,連睡覺翻身壓到肩膀都會痛醒,半年來飽受右肩疼痛折磨。就醫檢查後,發現肩膀旋轉肌破裂,經微創關節鏡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抗生素的發現與使用挽救了無數人的性命,但抗生素濫用導致具抗生素抗藥性的各種「超級細菌」產生,使更多人生病難以痊癒,甚至喪失性命。聯合國繼愛滋病、非傳染性疾病及伊波拉疫情後,2016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入聯合國大會第71屆年度討論重點議題。 WHO推抗生素週 號召...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