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掌握正確的握桿姿勢 初學高爾夫應該注意的問題

運動可以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跑步、游泳等運動,另外一種是棒球、網球和高爾夫球等球類運動。從事球類運動,身體轉身的練習格外重要,因為,轉身沒做好會造成擊球用錯肌肉,再怎麼辛勤苦練,得到的效果也很有限。除此之外,所有圓的運動中,高爾夫是講究時間差的運動,強調如何用上半身(手臂、手腕、肩膀)與下半身(腰部以下)來協調運行。所以高爾夫稱得上是技術、智慧、精神上最高境界的運動。

如何選桿入門

一般國內的高爾夫初學者,常被建議用7號鐵桿作為入門練習桿。但是國外的高爾夫教學普遍是以P(Pitch)挖起桿為入門桿。P桿除了有桿身較短,控球較容易的優點外,其打法也最多樣化,下場擊球時P桿和推桿才是使用頻率最高的球桿,因此只要先從P桿入門後,練起其它球桿會更得心應手。

正確握桿的重要性

握桿與打出好球息息相關,不過,許多初學者常忽略這重要的一環。基本上如果用不正確的手指出力,會導致使用不正確的手臂肌肉擊球。此外,握桿太用力會造成肌肉僵硬,不僅沒有距離,更會將桿頭打到地面的反作用力直接傳遞到手臂,從而導致自身受到傷害。

基本姿勢不能錯

正確的擊球姿勢是贏得好成績的不二法門,然而,有些人以不正確的姿式擊球,有時會歪打正著得到好成績而沾沾自喜,以為照這樣練一定沒錯。殊不知,不正確的擊球姿勢已經種下錯誤的因子,就算每天能維持大量的練習,成績也是上下起伏,好壞落差很大。更甚者,還有運動傷害的憂患。

尋找適合自己的打法

每個人的體型都不一樣,僅僅參看教學書籍就要把高爾夫學好並非易事。有些人更因此保守地認為自己打的是健康球,抱著從來不計較成績桿數的消極想法,這樣就無法體會高爾夫的奧妙精深。高爾夫是一種和自己競爭、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運動。最重要的是學好基本動作,多練習並多體會,儲存、累積經驗才是入門之道。(四夕輯)

相關推薦

雖然鈴木一朗已經確定轉為行政職的球團特助,但這場無緣的日本兩代大對決,大谷翔平賽前還是特別跟大大前輩致意,但一朗居然童心大發,假裝跑掉,開了大谷個小玩笑,而這場比賽,主題就是老而彌堅的傳承價值。2605場出賽,超過9800個打數,今年38歲的Albert Pujols在五局上用這顆右外野的小飛球,得...

閱讀詳情 »

首局受到兩支連續全壘打的重擊,陳偉殷這開季第二場先發狀態,顯然跟上場有很大的差別,全場都在非最佳狀態下作戰,就看如何即刻反映,進行危機控管和調整。「今天狀況蠻多的,可能第一局是最大的問題,有些丟得還不錯的位置也被打,而且球的尾勁也不夠好,他們都還是可以碰得到球,可以去破壞,造成自己可能是太急了吧。」...

閱讀詳情 »

今年的洋基隊,靠著年輕球員打出新氣象。最近才升上大聯盟的Gleyber Torres,就在星期六的比賽,扛出生涯第一支全壘打。而且洋基隊的煙火秀,還沒結束。條紋軍團靠著全壘打,打下四分領先。新秀有好表現,38歲的老將CCSabathia,也不讓年輕人專美於前。雖然球速已經下降,不過沙胖還是靠著精準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