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擺脫嗜睡困擾 恢復充沛活力

擺脫嗜睡困擾 恢復充沛活力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人的一生有1/3的時間都花在睡眠上,聽起來時間可不少,然而有一部分的人,隨時隨地都感覺睡不飽。除了極少數人是不明原因所造成,大多數睡不飽的人,都是與睡眠的質或量不佳有關,只要找出問題關鍵所在,加以對症下藥,就能回復每天神采奕奕的活力人生。
每個人對於睡眠的感受其實是相當主觀的,不同的人即使是在同樣的環境條件和時間下入眠,醒來後的精神狀況也可能有所差異,也有些人只要每天睡足五個小時,就感覺精力充沛,但有些人即使一天的睡眠時間超過九個小時,醒來後還是覺得全身無力。
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方勇駿解釋,美國精神醫學會特別對「嗜睡」有所定義,就是在足夠的睡眠時間(至少七小時)過後仍輕易又睡著,或者是睡了超過九小時仍睡不飽、無法完全清醒,並且這樣的現象已經存在至少三個月,每週出現超過三天,就可稱之為嗜睡現象。
造成嗜睡的原因相當多而複雜,最常見的幾個因素包括:長期睡眠不足,或是受到身體疾病所影響,例如:頭部創傷、過度肥胖、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特殊遺傳疾病…也可能與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濫用有關,特別是鎮靜助眠藥物。若排除以上因素且找不到任何其他原因的嗜睡現象,則稱為「原發性嗜睡症」,或是直接稱為「嗜睡症」。
至於「猝睡症」則屬於一種特殊的嗜睡現象疾病,除了符合上述的嗜睡定義外,還须包括以下三種現象的至少一項:猝倒;下視丘泌素缺乏;過早進入快速動眼睡眠。「猝睡症」基本上是一種大腦疾病,可能是與基因突變、腦創傷、腦瘤造成下視丘泌素缺乏,或是腦中控制快速動眼睡眠的區域有問題。不過方勇駿表示,以國人來說,無論是嗜睡症或猝睡症,其實都算是相當罕見的疾病。
方勇駿也特別提醒,多數的人會因為失眠而來看診,因為睡太多來看醫生的人卻相對地少,但如果常常有嗜睡現象,其實是很危險的,因為任何人要正常工作、上學和進行各種日常活動,都需要保持在清醒的狀態下,更何況有嗜睡現象的人,如果還要駕駛車輛或操作機器,對自身和他人都可能會造成嚴重威脅,因此建議若發現自己有嗜睡現象,為了避免影響生活品質,最好還是應盡快求助專業醫師的協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15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顯示,109年國人死因於自殺居第11位,自殺人數與自殺死亡率均較108年下降,臺北市亦然;惟其中15~24歲青少年死因第二位為自殺,顯見該族群的自殺防治刻不容緩。6成自殺前會留下訊息 求助對象以親朋好友居多臺灣大學公衛學院社會科學行為研究所所長張書...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美式賣場好市多熱賣的商品「科克蘭液體葡萄糖胺軟骨素」,衛福部食藥署抽驗卻發現,一批相關產品防腐劑超標,共計773箱、8417.97公斤,必須退運或銷毀。 防腐劑預防食物中毒 過量食入恐引發不適 食藥署抽驗發現,這批商品含有防腐劑「苯甲酸」0.5g/kg、「己二烯酸」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今年受到本土疫情影響,使孩童線上學習或使用3C產品的機會也跟著增加,隨著全國疫情趨緩,調降至二級警戒,家長應適度限制孩子近距離用眼時間、增加戶外活動的安排。國民健康署指出,即將迎接9月1日實體開學,家長應趁開學前帶孩子進行定期視力檢查,為孩子視力健康超前部署,及早發現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免疫型先天性心臟房室傳導阻斷發生率約為萬分之一,與胎兒時期大量暴露於母體anti-Ro/SSA抗體有關。患有紅斑性狼瘡或乾燥症的病友,血液中常可以測得anti-Ro/SSA或anti-La/SSB抗體,但絕大多數體內帶有這些的孕婦是無症狀的,這些抗體會通過胎盤,在懷孕中期引...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