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善老年人營養不良 從飲食習慣開始著手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但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消化機能相對退化,因此補足均衡的飲食更為重要;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臨床上,佔半數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等現象,長期下來恐會埋下為害健康的危險因子。

但老年人到底要怎麼吃才能夠補足營養呢?黃瑞培說,飲食上,可多選擇魚類、蒸蛋或豆製品等質地較軟的食物,且亨調時應避免用油炸、切太大塊等,才能降低老年人出現咀嚼吞嚥障礙及消化不良等現象。

營養師黃瑞培進一步說明,老年人也可多食用包括花生、核桃等具有維生素等堅果類食物,且每天至少吃到5份的蔬果量,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另外每天也應喝足1500毫升的開水,避免咖啡、茶葉等飲料,才能幫助老年人減少頻尿等情況。

而老年人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飲食上應養成七分飽的習慣,若肚子餓,則可在兩餐間吃些點心裹腹即可;黃瑞培提醒,老年人因味蕾感受降低,常吃不出重口味,飲食上也可多用香菜、九層塔、水果醋等食材調味,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有效維持銀髮族身體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1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綜合報導)心導管血管攝影、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等,都需要使用顯影劑,接受介入性心臟治療,例如冠狀動脈擴張術與支架置放術,也都需要使用顯影劑。國外研究發現,顯影劑使用量越大,腎損傷風險越高;研究結果已刊登於《美國醫學會期刊心臟科》(JAMA Cardiology)。顯影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8歲的小廖(化名)是位大貨車司機,長期往返北高兩地送貨,工作時數長,忙起來連吃飯都在車上解決。偶爾精神不濟時,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經常腦中突然一片空白,造成多次下錯交流道,他都以為是年紀大記憶力衰退。上個月開車送貨時,一下交流道竟然完全失去方向,明明是熟悉的送貨路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我出運了!」有位五十二歲的李先生日前早上起床時,覺得身體有些不一樣,這才發現,陰莖充血、勃起、升國旗了,好幾年沒見的晨間勃起,居然重新出現,讓他有一種回春感覺;連忙搖醒另一半,沒想到,順利達陣,不再半軟不硬,讓他喜出望外。 妻子雖然也開心,但嘴上還是唸著「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寒流來襲、氣溫驟降,心血管問題的民眾若未能及時注意身體變化,嚴重時可能造成急性腦栓塞、心肌梗塞等,危及生命。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除高血壓外,還包括糖尿病、高血脂症、肥胖、吸菸、酗酒、家族史等,若能積極減少上列的危險因子,則可以降低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對於健康的危害...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