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改善老年人營養不良 從飲食習慣開始著手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台灣已逐漸邁入高齡化社會,但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消化機能相對退化,因此補足均衡的飲食更為重要;旗山醫院營養師黃瑞培指出,臨床上,佔半數的老年人都有營養不良等現象,長期下來恐會埋下為害健康的危險因子。

但老年人到底要怎麼吃才能夠補足營養呢?黃瑞培說,飲食上,可多選擇魚類、蒸蛋或豆製品等質地較軟的食物,且亨調時應避免用油炸、切太大塊等,才能降低老年人出現咀嚼吞嚥障礙及消化不良等現象。

營養師黃瑞培進一步說明,老年人也可多食用包括花生、核桃等具有維生素等堅果類食物,且每天至少吃到5份的蔬果量,補足身體所需的營養,另外每天也應喝足1500毫升的開水,避免咖啡、茶葉等飲料,才能幫助老年人減少頻尿等情況。

而老年人因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飲食上應養成七分飽的習慣,若肚子餓,則可在兩餐間吃些點心裹腹即可;黃瑞培提醒,老年人因味蕾感受降低,常吃不出重口味,飲食上也可多用香菜、九層塔、水果醋等食材調味,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有效維持銀髮族身體機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111

相關推薦

工作壓力大、3餐不定時,胃食道逆流已經成為文明病,如何有效確診,積極治療,成為腸胃科學界努力的方向。傳統食道酸鹼值檢查時,必須裝上1根類似鼻胃管的管線,許多人無法忍受痛苦,臺北榮民總醫院引進「無線食道酸鹼膠囊」,讓檢查更人性化。 健保資料顯示,近3年來,每年胃食道逆流患者人次逐年增加,從105年6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人體組織因為各種原因(例如:運動傷害、重複動作、施力不當等),使各處肌肉韌帶損傷發炎,造成頑固性疼痛或久年痠痛症狀。針刀療法對於一般常見的軟組織沾黏,如媽媽手、板機指、網球肘、五十肩等療效不彰之頑固性疼痛、久年痠痛皆有特殊療效。臨床上,針刀治療的疾病不僅僅是針對人體肌肉、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58歲王小姐,在家看電視,突然感到一陣暈眩、噁心嘔吐感,接著喪失意識。家人立刻送至臺中榮總急診室,醫師高度懷疑是腦幹中風,在黃金時間內,台中榮總傾團隊之力,將王小姐基底動脈血塊取出,及時打通阻塞動脈。王小姐後續經治療追蹤,迄今復原情況良好。急性缺血性中風 十大死因之一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膝蓋、腰部痛,卻找不出原因,原因可能發生在腳底足弓!骨科醫師羅浩儒指出,許多功能性扁平足的患者,常誤以為腳是天生如此,等到膝蓋痛、腰痠時,檢查才發現走路狀態有異。若患者足部出問題,應就醫協助找出原因,透過足墊或復健訓練治療。足弓是人體根基 受力足弓消失會出問題人體走路時...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