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一代人工水晶體 抗藍光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

新一代人工水晶體 抗藍光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白內障手術在近二、三十年來的發展下,隨著手術方式、機器設備及人工水晶體的長足進步,已變成一個成熟、精密、安全且術後效果良好的手術。
黃色人工水晶體免藍光傷害但影響變色能力
近年來,藍光對於視網膜黃斑部的漸進傷害受到醫界及大眾的關注,眼科醫師郭淑純表示,因此,市面上出現了可過濾藍光以保護黃斑部的黃色人工水晶體。黃色人工水晶體的出現,同時改善了臨床上白內障術後病人自覺過度刺眼流淚的症狀;但過濾了藍光,在比較陰暗的環境下,會影響光度與辨色能力,郭淑純醫師提醒,對一些專業人員,例如攝影工作者、修片人員、美術藝術創作者、深夜出海漁業從事人員、夜間駕駛者等,植入黃色人工水晶體前,必須和患者充分溝通與說明。此外,藍光透過對褪黑激素分泌的調節,有振奮精神作用。因此,醫師在面對有憂鬱症、季節性情緒障礙白內障患者時,在植入黃色人工水晶體前,必須要更加謹慎。
濾藍光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變色迅速    
郭淑純醫師進一步說明,有一款新型的濾藍光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Medennium Matrix Photochromic IOL)在室內或暗處呈現透明無色;當接觸到紫外線(UV)時,會從透明無色的狀態變成黃色,同時過濾掉紫外線(UV)和部份的藍光。濾藍光變色非球面人工水晶體的變色速度迅速,僅少於30秒,相較於目前市面上眼鏡變色鏡片大於1分鐘的變色速度來得快速,減少了在明暗環境轉換時對視力帶來的短暫影響,與對患者帶來的不適。
既避免藍光又保有夜間視力
郭淑純醫師強調,此一變色人工水晶體同時具備了透明人工水晶體與黃色人工以晶體之優點,除了過濾藍光,避免藍光對視網膜黃斑部的傷害,也可防止病人在昏暗環境下視力、辨色力、光度受到影響,白內障患者有了這項新的選擇,將使病人視網膜在強光下避免藍光的傷害,同時可保有良好的夜間視力。
進行專業諮詢依需求選擇最適水晶體          
近年來接受白內障手術的年齡有下降趨勢,隨著民眾平均壽命的則逐年增加,對於白內障術後視力品質要求將日漸受到重視。郭淑純醫師表示,目前健保給付的一般功能型人工水晶體,品質已達一定的水準,可以滿足一般基本的需求;至於各式不同功能性人工水晶體的問世,除了滿足術後屈光需求外,同時也照護了視網膜黃斑部的健康,提升了白內障手術的術後品質。
至於特殊功能性人工水晶體,屬健保部份給付項目,病人需自付差額。郭淑純醫師建議,病人在術前應該依照自己本身的狀況跟醫師討論,再根據本身的條件及需求選擇一般功能型或是特殊功能性人工水晶體,以符合生活與工作的需求。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4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三十四歲的連鎖超商店員君君(化名)多年來一直期待能成為獨當一面的超商店長,但兩年前雙手指關節突然出現腫痛,剛開始不以為意,沒想到疼痛感一直沒有消失,後來甚至無法搬運貨品,就醫檢查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不想耽誤工作,君君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接受第一線藥物治療和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儘管腎臟癌不在國人發生率前十大的癌症之列,但不少知名人物,像是前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及歌手潘安邦等人皆因腎臟癌相繼辭世;隨著腎臟癌確診人數逐年增加,加上居高不下的復發率與轉移率,讓腎臟癌成為不容忽視的疾病之一。所幸,近幾年腎臟癌的治療有了不少突破,治...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昨(3)日晚間,台灣東洋突發新聞稿,宣布因價格與政府談不攏,德國BNT新冠疫苗無法取得代理進口,隨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回應,台灣東洋無法提供正式授權書與合約草案,讓談判沒有辦法繼續,今(4)日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特強調,新冠疫苗來源管道多元,國內外都會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