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新生兒黃疸久不退 當心膽道閉鎖恐致命

新生兒黃疸久不退 當心膽道閉鎖恐致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膽道閉鎖在新生兒當中是致死率極高的疾病,新生兒出生後若發生膽道管腔封閉,而導致膽汁無法從肝臟流出到十二指腸來幫助消化,且膽汁滯留在肝臟中,將造成肝臟硬化,嬰兒一旦出現膽道閉鎖,肝臟可能在2個月大時就硬化,若未及時接受手術,即有生命危險。

篩檢大便顏色 助防止膽道閉鎖

國內新生兒膽道閉鎖的發生率有萬分之3。閉鎖的過程約在胚胎發育晚期一直到出生之後的初期,其形成原因低於兩成以下與遺傳有關,有8成可能與懷孕後期感染以及自體免疫機制造成膽道上皮受損而造成閉鎖,目前在診斷上仍有相當的困難度,無法從產前檢查中篩檢出來。剛出生的嬰兒若出現黃疸,在兩週內未退,要注意是否有膽道閉鎖的可能,尤其許多家長認為黃疸與哺餵母乳有關,容易忽略膽道閉鎖的可能性。

「觀察寶寶的大便是父母迎接寶寶來臨的第一個功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於兒童手冊內設計大便卡的主要用意是透過大便卡的比對,發揮提示功能,家長一旦發現寶寶大便呈現灰白或淺黃色,也就是嬰兒大便卡中1、2、3號顏色,應該儘速就醫。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女性不清楚自身體質,可別亂吃豐胸補品!一名年約26歲的女子想讓自己上圍更豐滿,皮膚更水嫩,每天都會吃2匙的蜂王乳,半年後發現胸部有疼痛感,偶而還會觸摸到硬硬的不明腫塊,因為害怕是乳癌,前往醫院就診,檢查發現是良性乳房纖維囊腫,所幸在接受中醫治療後,乳房疼痛感、硬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民健康署表示,隨著高齡化、不健康飲食、遺傳等因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愈來愈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民眾都以為大腸直腸癌應該要有血便、便秘、腹脹等症狀,其實大腸直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解血便才就醫,往往為時已晚。 發生率攀升 50至75歲好發 台南市衛生局也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腎臟病是一個無聲無息的隱形殺手,因為在初期臨床上並無明顯症狀,往往到了後期才產生不適,因此,有多數民眾發現時已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渾然不知,有鑑於此,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特別舉辦慢性腎臟病腎友座談會,希望能藉由講座,增加民眾對慢性腎臟病的了解。 泡沫尿、水腫要當心 恐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頂新劣油風暴,食品業掀起骨牌效應,無論大廠亦或小廠,在政府剝洋蔥式的緩慢爆出各油品皆全都染黑的情況下,無不烏雲罩頂,風聲鶴唳,但也揭開了台灣人對於食品,鍾愛便宜又大碗的陋習,進而不自覺讓自己陷入損害健康的風險之中!從強冠餿水油、頂新豬油,直到第三波牛油也宣告食安破功...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