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有心律不整問題? 四步驟教你判斷!

有心律不整問題? 四步驟教你判斷!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鬼門關前走一遭! 三鐵健將昏倒險猝死

今年53歲的康先生,是三鐵健將,平時生活規律,卻在今年九月底,突然發生劇烈氣喘,接著昏倒喪失意識,經緊急送醫急救後,目前維持定期追蹤觀察。負責收治此案例的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秘書長暨台中榮總嘉義分院內科部主任謝育整表示,康先生為心律不整而引發的昏倒,若無及時搶救,極有可能會造成猝死或中風等嚴重後果。

昏倒分為四大類! 應揪病因不可輕忽 

昏倒是無預警的殺手,尤其是中年以上的民眾,更應謹慎小心。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理事長暨臺北榮民總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任邱春旺補充,昏倒(醫學上稱為「 昏厥 」)多是因為短暫性腦部血流不足,造成大腦暫時失去功能,但通常在數秒 (6-8秒)至幾分鐘後就會自動清醒。昏倒原因可分為四大類:第一類 為自律神經引起的反射性昏倒,例如看到血昏倒、痛到昏倒。第二類為老年人常見的姿勢性低血壓引起的昏倒,是引發老人家跌倒摔斷骨頭常見的原因。第三及第四類都與心臟有關,快速、慢速的心律不整或結構性心臟病引起的昏倒;結構性心臟病又以主動脈瓣狹窄、肺動脈高壓、主動脈剝離及最常見的冠心病為主。

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醫療政策與媒體公關委員會副主委暨台北萬芳醫院心臟科主任林永國進一步說明,心律不整即是心跳過快、過慢,甚至是忽快忽慢的不正常跳動,有可能會出現頭暈、心悸等現象。心臟就好比是人體的馬達,因心律不整造成跳動混亂時,血流無法正常灌流到腦部,進而造成腦缺氧而昏倒。造成心律不整的原因很多,高血壓控制不佳、膽固醇及血脂肪過高,導致心肌病變或動脈硬化, 都可能產生心律不整,也有部分為先天性心臟病所引起。

「心律不整判斷四步驟」牢記保性命!

許多民眾其實都有心律不整問題,但卻渾然不覺,因為心律不整常常是陣發性的出現症狀,可能兩天或一個月發作一次,間隔時並不會感到不舒服,導致很多患者往往掉以輕心。有鑒於此,中華民國心律醫學會特別教導四步驟讓民眾能夠簡易判別。若是民眾有疑似心律不整的症狀時,務必記住下列「心律不整判斷四步驟」:

1.「測量」:計算脈搏每分鐘跳動次數,是否一分鐘超過100下或低於60下。

2.「感覺」:感受脈搏跳動的規則性,是否忽快忽慢。

3.「休息」:平躺15-30分鐘緩解不舒服症狀。 

4.「就診」:症狀緩解後,若仍有上述任一情形,應盡快就診找出病因。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057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常常聽到老一輩人說「吃腦補腦」,然而情緒低潮、思慮不清晰,這些情緒或思考的腦汁問題,有可能靠吃來改善嗎?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蔡英傑指出,大腦的確有自己喜歡的食物,研究已經發現特定的益生菌會透過腸道神經叢調節大腦激素的分泌,影響大腦的認知功能與情緒,腸道就如同人體中的第二個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你是肺阻塞高危險族群嗎?肺阻塞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七名多年,衛福部107年統計,台北市罹患肺阻塞人數超過12萬人,因肺阻塞的「咳、痰、喘」症狀太像感冒容易被忽略,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推動一分鐘登階自我檢測,於北中南號召全民登40萬階,舉辦「超越50、邁向80」一分鐘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小孩子一定要割包皮嗎?」、「如果要割包皮,什麼時候割比較好?」這是家長對孩童包皮常有的疑問,花蓮慈濟醫院泌尿部陳聖復醫師表示,只要有症狀時任何年齡都可以割包皮,如果出現包皮發炎、包皮嵌頓、嚴重包莖這三種情形導致濕疹或反覆泌尿道感染時,建議需要進行手術。若為單純包皮太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公費流感疫苗,原擔心50至64歲族群施打爆量,排擠6歲以下嬰幼兒可接種疫苗,臨時宣布50至64歲族群暫緩,但眾多家長可能受到接種後不良反應事件影響,導致6歲以下嬰幼兒施打率不如以往,也遲遲無法達到目標施打率,疾管署邀請小兒專科醫師陳木榮(柚子醫師),排除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