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堅定信念: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

《堅定信念: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精采試閱

 【資料出處:天下雜誌出版 作者:藍麗娟】

   儘管兩人的小鼠免疫研究的實驗遲未成功,陳定信對免疫學仍有著濃厚興趣。有一天,他閱讀「微生物學之父」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傳記,如石破天驚般,赫然發現巴斯德就是催生疫苗理論,以疫苗拯救人類的偉大科學家;而且,其創見推翻主流權威,屢敗屢戰的精神令他大呼不可思議。

 

最早使巴斯德得到疫苗觀念的是雞霍亂(chicken cholera)。

 

當時,西方醫學已知細菌可以培養。巴斯德假設,如果改變培養細菌的環境,比如酸鹼度、溫度等,或許能培養出毒性較低的細菌;也就是說,感染後不會致病,但會有抵抗力,有可能做為疫苗,來預防疾病。

 

   於是,巴斯德請助手張伯倫(Charles Chamberland)培養雞霍亂的細菌,改變其培養環境以減低毒性。有一次張伯倫去度假,兩星期後回到實驗室,把這些「過期」的細菌施打到健康的雞隻上,一段時間之後,再以有毒性的細菌來感染雞隻,結果,這些雞並不會感染細菌;不同的是,沒有先注射過期細菌的雞隻卻全數罹病。「就像先穿防彈衣,再以子彈攻擊它,」陳定信形容,就這樣,巴斯德首創疫苗的理論與觀念。

 

   當時,狂犬病在包括法國在內的歐洲大陸相當猖獗,尤其歐陸為數甚多的野狼一旦感染狂犬病,就會攻擊人類;可怕的是,一旦發病,無一能存活。

 

對於狂犬病,巴斯德也苦思對策。

 

由於狂犬病的病原體並不是細菌,當時根本無法培養。所以巴斯德自狂犬的口水取得病原體,施打入兔隻,待兔子感染狂犬病,再取兔子脊髓中樞神經的組織,以乾燥處理來減低毒性,再注射到狗隻,結果,狗隻並未發病;以後再施打病原體也不會發病,這表示狗隻免疫了。因此,便以此法製成抗狂犬病的疫苗。

 

西元一八八五年,九歲的梅斯得(Joseph Meister)遭狂犬咬傷,其母懇求巴斯德為梅斯得注射抗狂犬病疫苗。巴斯德左右為難,因為此一製劑從未使用於人類,而且巴斯德本身也不是醫師;苦思良久,巴斯德最終仍為梅斯得注射。奇妙的是,梅斯得沒有染上狂犬病,活了下來。

 

經過巴斯德一次次的努力,疫苗的理論終於在人類身上實現;巴斯德造福了全人類,於是法國在巴黎成立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以便繼續研發並紀念其對人類的貢獻。

 

陳定信細讀巴斯德的每個研究與創見,都經過鍥而不捨的準備與實驗;其中,巴斯德的一句名言彷彿暮鼓晨鐘,重重敲進他的腦海:「在觀察的領域中,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Dans les champs de l'observation le hasard nefavorise que les esprits préparés.)

陳定信思索:「有些人會認為,成功是因為運氣好。其實,如果沒有準備,不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就算機會來敲門,也一樣會錯過。」他不禁聯想:「蘋果掉下來,被打到頭的人,在全世界多得很,為什麼只有牛頓會想到萬有引力定律?這是因為,牛頓一直在日思夜想,才能頓悟出這個定律。」所以,他覺得當前最重要的事,莫過於認真學習,努力把自己準備好。

從此,陳定信將巴斯德的這句話奉為圭臬,終身實踐。

 

本文出自《堅定信念: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

 

 

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堅定信念: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

《堅定信念:肝病世界權威陳定信的人生志業》精采試閱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堅定信念》。

歡迎加入天下讀者俱樂部

 

 

 

相關推薦

一位小小孩決定在爸媽面前表演他的跆拳道學習成果要踢破這片木板 結果踢了三下木板都沒破反而自己穿了鞋的腳趾頭痛死他了! 一氣之下決定把害她腳痛的鞋給丟了! 於是他光著腳再次挑戰木板! 結論當然是更痛!哈哈哈 他就決定再次把鞋子穿起來比較好! 這部影片短短三天就被瘋狂60萬人次分享出去因為弟弟真的太可愛...

閱讀詳情 »

在甚麼情況之下會產生左拉球呢?當下桿擊球時,揮桿順序是先揮擊打到球之後,身體才產生連動轉身的時候,會造成左拉球產生。讓我們簡單複習下桿順序:從身體的核心與下半身開始,帶動轉身,接著是肩膀,最後是手臂揮動。透過揮桿順序可以了解到,會產生左拉球是因為下半身是一個鎖死狀態。該如何改善呢?下桿時身體重心做一...

閱讀詳情 »

三重白山高球俱樂部成立於1986年,由設計師鈴木正一操刀,自開幕至今一直維持著高人氣與入場率,平緩的丘陵地中展開的18洞富有個性及需要戰略應對,對於球迷們而言具有相當的魅力。在這個球場中可以望見雄偉的青山高原,而絕佳的地勢不用煩惱會出現逆光,想要征服這個球場不僅需要力量與技術,更考驗著你對於這座球場...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