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水腫亂服利尿劑 小心誘發後遺症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1名31歲女性因雙腳腫脹,誤以為是腎臟出問題所致,自行服用利尿劑,卻造成水分過度排出,甚至脫水,緊急就醫後,醫師確診為脂肪性水腫;郭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施得恩指出,水腫不一定與腎臟有關,也可能是其他器官出現問題,唯有對症下藥,才能避免誘發嚴重後遺症。

在台灣,占3成民眾都曾有水腫的困擾;施得恩說,主要是因血管的靜水壓與滲透壓失去平衡,導致身體水分異常堆積,進而造成水腫,其實可透過按壓腫脹部位來初步判定水腫原因。

醫師施得恩進一步說明,民眾千萬不能自行服用利尿劑,因利尿劑會增加尿液鈉比例,且會影響新陳代謝,尤其若罹患脂肪性水腫等,屬於非壓陷性水腫,嚴重可能引發脫水、癲癇等症狀,不得輕忽嚴重性。

水腫分為壓陷性與非壓陷性兩種,壓陷性水腫恐因心臟、腎臟等出現問題相關,而非壓陷性則可能是淋巴腺等功能出錯;施得恩呼籲,若出現水腫,民眾可自行按壓腫脹部位約5秒,看是否有明顯壓痕,必要時,則應諮詢專醫師的協助,才能避免症狀加劇。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2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MR認證揭曉!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協會(TPMMA)於1991年成立,數十年來與台灣的醫藥環境共同改變成長,匯集了商、政、學界各方專家,TPMMA對台灣藥品行銷暨管理的技術、人才、資訊、學術,不斷參與、改進、培養及提升。因此設立了醫藥行銷師(MR)認證,提昇藥品行銷暨管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外電報導】攝取太多含糖飲料會增加健康問題,不僅增加腰圍,還會影響膽固醇。美國心臟醫學會報導,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喝超過12盎司含糖飲料的成年人會降低了他們良好的高密度膽固醇水平(HDL),並增加了三酸甘油酯的比例,兩者數值異常均會提高心臟病的風險,而蘇打水,運動飲料,水果味飲料...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有些食物發芽後總是糾結到底能不能吃,但實際上並非所有食物發芽都不能吃,有些食物甚至發芽後更加營養,以下營養師王貞云教大家那些食物可以食用、不能食用,挑著吃營養更加倍。 發芽後不能吃 當心存在毒素 ●馬鈴薯:營養師表示,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大量的「茄鹼」,這是1種天然毒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一名27歲的年輕媽媽,生了寶寶後不到3個月,開始覺得視力模糊、看出去有灰布遮住視線的感覺,而且越來越嚴重。經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林泰祺醫師問診後發現,她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已有10年病史,平時血糖控制不甚理想,又因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飲食及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加上又伴隨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