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減少小孩對打針的恐懼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Photo Credit: Fanette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又到了打流感疫苗的季節。對有些小孩來說,打疫苗只是個聳肩捲起袖子就可解決的事情,對有些小孩卻沒那麼輕鬆。

事實上,有眾多的研究想要找出打疫苗較不痛苦、對小孩壓力不會那麼大的方法。有些父母會要求醫師在小孩的皮膚上打局部麻藥。有些醫師則在心裡策略上幫助小孩減少壓力。依據2013年的研究報告(needle-related procedural pain and distress)中,研究者發現打針時盡量讓小孩轉移注意,例如:看書或是看電影等方法,可以有效減少小孩打針時的壓力與痛苦。
減少小孩對打針的恐懼
堪薩斯兒童醫院的兒童精神科醫師馬克康琳說:[對於一歲以下的小孩,打針的時候一邊哺乳或式喝水很有幫助。] 但對於較大的小孩,他建議打疫苗時可以讓他們從事一些活動,例如讀本書、轉個風車或是吹個泡泡。這些一邊從事的活動可以改變他們的大腦運作,讓他們感覺沒那麼痛苦。

父母的態度也會影響孩子。有證據顯示那些在小孩面前越看重打針,越跟小孩講打針沒那麼痛的父母,小孩對打針的恐懼就越大。雖然我們並不知道是因為小孩對打針的恐懼加深父母對小孩保證,還是父母的保證反而加深小孩對打針的恐懼。

父母該做的,應該是努力讓小孩在打針時轉移注意力。讓小孩深呼吸,幫助他們倒數,不要強化打針這件事,反而有助於減少小孩對打針的心理壓力。康琳說:[很多父母花無數的時間一再告訴小孩打針不痛,反而助長小孩的擔憂。另一方面,父母也要在事前幫助小孩有心理準備,告訴他們等下會發生的事,也提供他們可以應對的策略。]

很多人會緊張是因為對未知的恐懼。告訴孩子打針的步驟,例如:會痛、手臂感覺被人捏住,然後痛會消失,讓孩子面對事實反而對他們有幫助。還有,一邊打針一邊讓孩子看手機或ipad對於轉移注意力也有幫助。

事實上,對於打針曾有不好印象的小孩,要幫助他們面對下次的打針就更困難。因此,醫師建議父母不要把小孩的恐懼跟打針這件事看得太過嚴重。令人訝異的,有少數的人,即便到成年還是害怕打針。這些成人可以要求打針前先在皮膚上麻藥或是尋求心理醫師的幫助,也讓他們可以在帶小孩打預防針時做好準備。

因此,或許下次帶小孩上診所打預防針前,預備幾本書或預備個手機在身邊是個很實際的提議喔!

參考資料:
A Flu Season Without FluMist? Making Shots Less Painful for Children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相關推薦

【記者周蘭君報導】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最新國人死因統計,癌症連續蟬聯榜首長達38年,可見癌症為國人健康最大殺手,而癌症治療期間常出現食慾不振、體力下降、疲倦等「食體倦」症狀都是體內發炎的警訊。此外,癌友的預後表現也與「炎值」息息相關!「炎值」高恐提升營養不良、併發症等發生機率,進而影響存活率與存活時間...

閱讀詳情 »

謝謝你在我們心裡》捐贈者「心」太小!剛開始無法負荷體重大於1.6倍的他… 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但生命價值卻可以延續。讓有限生命的器官,有機會拯救其他人。每個人心中應該都有一份期許,若有一天,生命的靈離開了肉體,能繼續把心中的那份力量,遺留人間。讓愛永遠流傳…臺北市博仁綜合醫...

閱讀詳情 »

▲(照/指揮中心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實名制雙鋼印平面式醫用口罩將開始出貨 不讓外國貨再有「混充」機會,國產醫用口罩逐片標示「MD」及「Made In Taiwan」的雙鋼印新制,9月24日將正式上路,食藥署今(18)日宣布,雙鋼印醫用口罩將開始出貨,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規劃,即...

閱讀詳情 »

▲(圖為模擬畫面非病友/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生酮飲食正夯,不少瘦身男女靠喝「防彈咖啡」在減重,甚至連癌症患者之間也口耳相傳可以餓死癌細胞,國內門診就發現不少癌症患者好好治療到一半,卻突然出現體重狂掉、嘔吐、血便等現象,一問才發現,病人竟偷偷在吃防彈飲食;營養師警告,錯誤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