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癌症防治知多少? 年終肥恐埋罹癌地雷!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面對癌症就只能束手無策?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為了響應國際抗癌聯盟(UICC)今年定的主題「破除癌症迷思(Debunk the myths!)」,台灣癌症基金會特地提出幾點民眾對癌症的迷思與誤解,希望能消除大家對癌症的錯誤認知與消極態度,並呼籲唯有落實良好生活習慣、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才能有效遠離癌症的威脅。

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萬芳醫院腫瘤科主任賴基銘說,由於傳統文化的關係,過去國人往往不願意談論癌症,但是近15年來,國人健康意識抬頭,對癌症的相關知識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治癒率也提高不少;「癌症是可以預防的」!因此,今年台灣癌症基金會積極推動整合性預防觀念「全民練5功」,期望能藉此預防60-70%的癌症。

賴基銘醫師進一步解釋,根據統計,癌症的發生與生活習慣具有密切關連,包括飲食、運動、肥胖和菸害。而全民練『5功』,指的就是健康生活型態的五個原則,也就是攝取足量且多色蔬果的「蔬果彩虹579」原則、規律運動、體重控制、遠離菸害、定期篩檢。

另外,今年世界癌症日提到「忌諱談論癌症」、「認為罹癌前沒有明顯警癥」、「面對癌症我們束手無策」、「罹患癌症得不到有效治療」等四大迷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部分民衆都認為癌症沒有明顯癥狀,難以早期發現。事實上,「全民練5功」的「定期篩檢」也是癌症預防很重要的一環。

賴基銘醫師說明,許多腫瘤都有自己獨特的「信號」,只要早期篩檢治癒率都相當高!以乳癌為例,1期的治癒率高達95%、早期大腸癌治癒率也超過8成、而肺癌在1公分以下手術切除,治癒率也有85-95%。顯見早期發現腫瘤,是提高癌症存活率的重要防治之一。

而今年世界癌症日正逢過年期間,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也特別呼籲大家,過年期間最容易埋下罹癌地雷,絕不要輕忽「年終肥」。根據國健局調查,每年過年期間,民眾平均會增加2公斤的體重,主因大多是飲食不忌口、缺乏運動、貪吃高熱量食物、蔬果的膳食纖維量卻不夠。

肥胖是罹患癌症的警訊!研究顯示,體重若超過個人理想體重的40%,會增加33%男性罹癌率和55%的女性罹癌風險。換句話說,維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降低癌症的發生,體重維持必須控制在BMI=18.5~24之間;就算BMI正常,腹圍過大(男性>90公分(35.4吋)、女生> 80公分(31.5吋))可能也代表身體有潛藏的代謝症候群,不能不注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340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胸部下垂有很多原因,包含從小不注意內衣的穿戴(不愛穿內衣),讓胸部得不到正確的支撐;以節食減肥,胸部得不到足夠的營養和脂肪;哺乳後乳腺萎縮導致乳房變小;以及女性年紀增長後會有胸部下垂的現象,是皮膚、支持組織、脂肪和腺體都明顯退化、萎縮所致。胸部下垂了嗎?自我檢查判定方法!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5歲林先生,105年第一次全身性癲癇發作,立刻送往奇美醫學中心急診,經詳細檢查,顯示右側額葉有3公分顱內動靜脈畸形。主治醫師開出3種抗癲癇藥物,才使林先生的癲癇獲得控制。陳志偉醫師建議林先生接受電腦刀,治療顱內動靜脈畸形。經過兩年追蹤,顱內動靜脈畸形已完全消失,而且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南投一名年約70歲黃姓男子,耳朵裡常有搔癢感,好像積了許多耳垢,但怎麼挖就是挖不出來,還流出膿樣及帶有血絲的分泌物,近日甚至發現右耳聽不到了。求診後醫師以內視鏡初步檢查,一看便發現右耳裡長滿乳突狀腫瘤,後經切片證實感染了俗稱的菜花。家庭理髮店提供掏耳服務 共用工具成傳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臨床上較不易治療的良性腫瘤,主要因症狀多變,包括經痛、腹瀉、性交疼痛等,甚至是不孕症的最大元兇;台北醫學大學生殖醫學研究中心醫師曾啟瑞指出,從20多年前開始研究就發現,許多不孕症的女性病患,若沒有積極治療,不管是接受試管嬰兒或人工授精,要懷孕的機率恐怕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