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看過來!容易過敏的人更要知道!10大過敏食物排行榜!(歡迎分享)

看過來!容易過敏的人更要知道!10大過敏食物排行榜!(歡迎分享)

說到過敏,簡直是眾多人的噩夢,怎麼說呢?

過敏原總是潛藏在生活周遭,令人難以察覺,一不小心就會引發過敏症狀,

輕則打噴嚏流鼻水、皮膚發癢,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呼吸困難、休克。

食物是引發慢性過敏的主要來源之一,美國健康資訊網站「howstuffworks」

整理出排行前10名容易引發過敏症狀的食物,快來看看地雷食物是哪一些?
許多與食物有關的過敏症狀在幼兒時期就可察覺,爸爸媽媽要特別留心小孩的飲食內容。

第10名:芹菜

芹菜在歐洲地區較常被視為過敏食物,它會引起「口腔過敏綜合症」(oral ALLERGYsyndrome),

使皮膚發癢、嘴巴周圍腫脹、蕁麻疹,還包括像嘔吐、氣喘甚至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

芹菜本身就是「光敏性蔬菜」,因此有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因此引發反應。



第9名:芝麻

相較於芹菜較常在歐洲地區被視為過敏食物,在日本及中國,芝麻反而才是易引發過敏的食物,

主要是較常在食物中出現,日本就曾有名男童在1歲時就被發現會對芝麻嚴重過敏,

且就算到了10歲,只要3公克的芝麻還是會讓身體嚴重不適。



第8名:牛奶

牛奶過去被奉為營養聖品,但是近幾年越來越多研究與實驗發現它是造成過敏的元兇之一,

會讓人有蕁麻疹、呼吸困難或是過敏性休克的症狀。根據「美國氣喘過敏學會」(AAFA)的統計顯示,

1歲前孩童約有2~5成會對牛奶有過敏反應,不過幾年後大多人身體可以克服此種過敏原。


第7名:雞蛋

和牛奶一樣常見,雞蛋幾乎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吃過的料理食材,然而它也是常見的過敏原之一。

有人是對蛋白過敏,有人是對蛋黃過敏,會引起異位性皮膚炎或是蕁麻疹,

甚至連過敏性鼻炎都可能與吃雞蛋有關,許多烘焙食品與美乃滋都要遠離。



第6名:花生

看好萊塢電影時應該都曾看過因為誤食含花生成份的食品而導致過敏發作、休克這樣的情節,

台灣長庚醫療團隊的研究也曾發現花生成份Arachis Hypogaea 1~3最常引起免疫球蛋白IgE出現變化,

而且這種現象往往持續20個月以上,較不容易隨時間遞減。花生成分中,以「Arachis Hypogaea 2」

最容易引發臨床過敏症狀。



第5名:堅果

根據「食物過敏組織」(FAI)統計,在對堅果過敏的孩童之中,有91%的比例一生都無法克服,

因此必須終生遠離堅果類食品。堅果類中最常見的像是腰果、胡桃和杏仁。



第4名:魚類

鱈魚和鮭魚是最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的兩種魚類,金槍魚、鯖魚、沙丁魚則是較不易引發過敏的魚類。

如果曾有吃魚而引起過敏症狀的經驗,那麼最好避免太頻繁吃海鮮類食物,以確保不會有間接感染的機會。


第3名:貝類

貝類海鮮除了一般人較為熟知的螃蟹、龍蝦、蝦子,另外像是牡蠣、烏賊和蚌殼也是,

對貝類過敏的人會出現蕁麻疹、呼吸困難、異位性皮膚炎或過敏性休克的症狀,

這類過敏症狀通常在成人之後才會出現,因此也是少數不是兒童時期就能觀察出的過敏原。



第2名:豆類

從1950年代起,許多食品工廠就開始利用豆類來取代牛奶生產類似食品,

像是在知名咖啡連鎖店也會提供以豆漿替換牛奶的客製化服務。

不過,仍有些人可能反而是會對豆類食品產生過敏反應,1歲以下的幼兒也別讓他們飲用豆漿,

以免有對蛋白質過敏的可能。



第1名:小麥製品

登上過敏地雷食物排行榜第一名的原來就是小麥!因為對小麥過敏的人,

甚至連在空氣中呼吸到有小麥粉飄散的粉,都會引發些許過敏反應,甚至有許多人或許對小麥過敏還不自知。

對西方國家人來說,要避免小麥製品更是困難,幾乎所有主食類都與它有關,例如麵包、麥片、餅乾等。

 

歡迎分享~~~~~~~~~~~~~

 

其他閱讀:

香蕉好處雖多!但千萬不要一次吃三根香蕉!

一定要傳出去!這非常重要!(請分享給大家)

點我看更多>>>>

http://www.life.com.tw/?app=view&no=150545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0歲的張先生10年前因為膝關節腫脹疼痛在其他醫院就醫檢查,發現膝蓋前方突出一塊軟軟的腫塊,當時被告知只是運動傷害造成半月軟骨脫垂,因沒有卡住的症狀而選擇保守治療;但膝關節一直持續輕微不舒服,2年後甚至發現蹲不下去,因而再次就醫。當時有膝關節腫脹而抽了關節液檢查,抽出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異位性皮膚炎 反覆發作應長期控制異位性皮膚炎奇癢難耐,不只容易有全身濕疹、瘙癢,最惱人的就是會反覆發作。許多人覺得只要擦藥好了就沒事,不過醫師說,異位性皮膚炎屬於慢性自體免疫皮膚疾病。其中,中度至重度異位性皮膚炎更因影響面積大,不只嚴重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同時也會影響情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臨床上一名60歲的婦人自年輕時就有脊椎側彎,由於長期不理會側彎的脊椎、也沒有改變生活習慣,長年下來她的脊椎已經右傾超過120度,十分驚人!但她近期除了飽受「彎曲人生」的痛苦之外,下背痛的情況也逐漸惡化,就醫後才發現是脊椎長了血管瘤壓迫神經所致,經與主治醫師溝通與討論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83歲王伯伯,5年前因為頸部及頭皮出現淋巴腫塊,經確診屬於非何杰金氏淋巴瘤中的「退行性大細胞淋巴瘤(ALCL)」,恰逢標靶藥物「抗體-藥物複合體」在台臨床試驗,他也搭上治療順風車,經歷6次療程後,淋巴腫塊幾乎消除。王伯伯的太太賴女士回憶,當初自己一手包辦照顧先生,不過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