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研究:聽音樂可以治憂鬱?!其實「唱出來」更舒壓...原因讓你意想不到!

研究:聽音樂可以治憂鬱?!其實「唱出來」更舒壓...原因讓你意想不到!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心情不好就聽首歌吧!音樂治療有助改善憂鬱症狀,至少能維持短期的效果。根據一篇發表於《英國精神醫學期刊》的研究,以79位18~50歲被診斷有憂鬱症者為對象,隨機分配至常規治療組及常規治療合併音樂治療組,研究進行三個月,結果發現,接受合併治療的受試者在憂鬱緩解、焦慮症狀緩解以及一般功能改善,分數上皆高於常規治療組,且其參與治療的出席率較高。

增加免疫球蛋白A 降低焦慮恐懼

另一篇發表於國內《科學發展》期刊的相關研究指出,聆聽和歌唱可增加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並產生催產素以減低焦慮與恐懼。西方許多研究也指出古典音樂可舒緩情緒,其獨特的療癒性,對憂鬱患者很有效。

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韓德彥表示,一般民眾除了聽古典音樂,其實藉由流行音樂亦可達到紓解情緒的效果,他建議民眾平日多收藏自己喜歡的歌曲、不斷學習新曲拓展歌單,在不同生活情境下即可選擇合適的歌曲來抒發情緒。他表示通常正向歌詞與優美旋律可以讓人心情變好,而透過憂傷小調、與聽者產生共鳴的歌曲,也能紓解內心深處的傷痛。

音樂有撫慰、轉移注意力之效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電影中的劇情發展其實很容易隨著音樂起伏,一部恐怖片如果少了片中音樂,驚悚的程度可能降低;歡慶的場合如果配上沉重的音樂,被慶祝的事情可能會變得索然無味;快餐店會放些快節奏的音樂讓翻桌率增加、唱軍歌壯膽或鼓舞士氣,都是音樂和情緒之間的關聯。

根據董氏基金會歷來調查顯示,「聽音樂」為青少年、大專生以及上班族,最愛的紓壓方式之一,聆聽和唱歌都會增加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A,並產生催產素,這就是音樂在人體的作用,因為催產素有廣泛的影響力,包括增進人際互信、母子間的依附行為及許多情感的連結,而且反覆聽音樂除了原有的音樂療效,撫慰失落及悲傷的人,也是轉移注意力的一種方法。如果個性害羞,在大眾面前唱歌紓壓有難度,可以找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像是家中、洗澡時、騎腳踏車時等。建議心情不好時不妨聽個音樂、哼唱首歌吧。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時序進入秋季,氣溫變化有明顯的差異,許多人一早起來,會感到鼻子不適,噴嚏、鼻水停不住、眼睛發癢,讀書或工作都無法聚焦,就醫診斷後又發現不是感冒,著實困擾著生活作息,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黃同村表示,鼻腔是空氣進入人體的第一站,當吸入的空氣中,含有刺激鼻腔黏膜的物質...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根據10大死因分析,除了癌症之外,威脅國人健康的頭號殺手,就是高血壓及相關病變,而高血壓也是慢性腎臟病以及末期腎臟病的危險因子,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腎臟科主任莊宗芳表示,高血壓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經常沒有症狀,因此病人常常無自覺而忽略,不僅容易加速腎功能變差的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根據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及生活型態的改變,全球因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等4大非傳染病死亡的人數,約占總死亡人數的82%,其中因缺血性心臟病死亡人數,高達740萬人排名第1位。 簡單、適量運動 改善心臟血管彈性 中華民國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重陽節將至,適逢流感疫苗開打,如何提升長者疫苗接種率,降低併發重症風險,成為目前備受關注議題之一,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王護理師表示,不少長者對於疫苗預防的觀念還沒有建立,特別是需要照護的長者,很多都認為接種疫苗與否並沒有什麼差別,就算接種疫苗也還是可能會得流感或肺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