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秋季採用戶外運動健身注意事項

秋季採用戶外運動健身注意事項,炎炎的夏日過去了,秋高氣爽,是適合戶外運動的季節。當您背上裝備,帶著照相機,一群好朋友,約在大門口,一起去欣賞秋天美景、鍛煉體魄的時候,請別忘了做好以下的防護工作:

秋季採用戶外運動健身注意事項秋季採用戶外運動健身注意事項" width="600" height="450"/>

  防受涼

  秋日清晨氣溫低,記得帶件長袖外套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煉後切忌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防拉傷

  人的肌肉和韌帶在氣溫較低的情況下會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縮,粘滯性增加,伸展度下降,關節的活動幅度減小,神經系統對肌肉的指揮能力下降,運動前若不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會引起關節韌帶拉傷、肌肉拉傷等。準備活動的時間和內容可因人而異,一般以做到身體發熱為宜。

  防運動過度

  秋天是鍛煉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項目。體弱者,登高時間要避開氣溫較低的早晨和傍晚,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空氣溫度的目的。高血壓、冠心病等患者更要量力而行,以防產生不測。

  配備合適的運動裝備

  合適的運動裝備不但上我們省力舒服,還會避免好多意外事故的發生。運動裝備的選擇一定要因人、因地、因目的而有變化,評估好目的地的情況和天氣變化。尤其是長距離的、難度較大的運動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力爭做到有備無患。

  防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溫度較低,是肝氣偏旺、肝氣偏衰的季節,易引起咽喉乾燥、口舌少津、嘴唇乾裂、鼻出血、便秘等症。對於運動者來說,鍛煉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

  運動後還要多喝開水,多吃甘蔗、梨、蘋果、乳類、芝麻、新鮮蔬菜等柔潤食物,以保持上呼吸道粘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咽喉腫痛。如運動時出汗過多,可在開水中加少量鹽,以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防止肌肉痙攣,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此外,如進行長跑鍛煉,還要飲用適量的糖開水,以防低血糖,出現頭暈、出虛汗、四肢乏力等不良生理反應。

  注意拉伸和放鬆

  戶外運動具有時間長、運動量大的特點,大量的長時間的運動後,肌肉會疲勞,變得僵硬而沒有彈性,短時間內很難恢復,拉伸和放鬆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還可以通過熱水浴、心理放鬆等方式達到放鬆肌肉和身心的目的。

專家提示:生命在於運動,在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不應忽略了運動的重要性,它是保證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舉措,而且不同的人群身體情況不一樣,應制定不同的運動方案,從而讓運動發揮出它最大的功效,同時也讓自己更容易堅持下來。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60歲林姓婦女,前年意外發現罹患卵巢癌合併淋巴轉移,經歷手術、放化療、荷爾蒙治療,卻在今年年初電腦斷層發現疑似出現新的轉移,CA125(卵巢癌指數)也有上升的趨勢,西醫準備進行新的治療,但病人感到身心焦慮,進而尋求中醫協助。放療後身體差 利用中醫溫補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擔任餐廳主廚的楊先生,因職業特性加上藥物減重失敗,年過半百、體重甚至飆到一百一十公斤,不僅引發三高,就連睡眠呼吸中止症也達殘障程度,眼看健康拉警報,他下定決心到臺中慈濟醫院,找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施行「胃縮小手術」,搭配飲食控制,減重近30公斤,三高緩解,不必再服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辦公室或室內環境每天開空調,且窗戶緊閉,容易使二氧化碳CO2濃度檢測值高達1000ppm以上。每到下午三四點,就會感覺煩躁、氣悶、精神難以集中、頭重重的、反應變遲鈍,原因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因此影響人的反應力和決策能力。長時間待在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環境下,除讓人睏倦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40歲蔡先生罹患大腸癌,曾兩度手術切除,也接受切口疝氣修補治療,腹部留下一道長傷疤,他每年都安排追蹤檢查,日前發現大腸有一小顆扁平瘜肉,切片證實為惡性,醫療團隊還是決透過術後傷口小的3D立體腹腔鏡手術切除腫瘤,讓他感恩:「定期回診才能盡早發現病灶,微創手術真好!」多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