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端午聰明選 健康很「粽」要

端午聰明選 健康很「粽」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每到端午處處飄散著粽香,許多民眾都會購買粽子和家人一起分享,但市售粽子琳瑯滿目,到底該如何挑選美味又健康的粽子呢?其實,一顆粽子的熱量常等同於一個便當,但只要聰明選粽,就能在歡度佳節時也能送健康給家人。

一般來說,傳統肉粽常包有五花肉,糯米也經過油的拌炒,1顆熱量高達760大卡,接近2.5碗白飯,相當於體重60公斤的人須慢跑93分鐘才能消耗完;而甜粽內餡也加入大量油脂及砂糖,1顆豆沙粽的熱量達380大卡,將近1.5碗白飯,60公斤者須慢跑47分鐘才能消耗完全。

到底該如何聰明吃粽?國健署呼籲,可從減少分量、食材和熱量取代、蔬果搭配等方向著手。像是購買連鎖通路販售的粽子時,民眾可先檢視型錄或包裝上營養標示,挑選熱量較低或體積較小的粽子。

食材上,則建議挑選添加全穀雜糧的粽子,如薏仁、燕麥、糙米、紅豆,不但可增加維生素及礦物質的攝取,也可增加顏色及口感。而餡料可選擇杏鮑菇、香菇、地瓜、南瓜、竹筍等富含纖維素的天然食材,並用瘦肉取代五花肉、以栗子取代鹹蛋黃,減少飽和脂肪及膽固醇的攝取。

由於粽子常缺乏蔬果,因此適時搭配蔬果也很重要。國健署強調,蔬果富含多種營養素及纖維素,建議吃粽子的時候,可準備蔬菜及水果,例如芭樂、聖女番茄、蘋果,炒青菜或是生菜沙拉,才能達到天天五蔬果的建議量,除了補充維生素,還可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

此外,有鑑於糯米跟米飯、麵條一樣屬於主食類,餡料中的油脂和糖也是造成熱量攝取過多的來源,因此食用時需與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避免食用過量引起肥胖。

最重要的是,吃粽子時,許多民眾常搭配甜辣醬、蒜泥醬油、番茄醬等醬料,鈉含量高,食用過量可能增加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吃甜粽、鹼粽時喜歡沾的砂糖或果糖,雖然可以增添口感,卻容易在不知不覺中吃進過多的熱量,增加肥胖、糖尿病等慢性病等罹病率,建議吃粽子時以原味為主。

至於高血壓、高膽固醇或心血管疾病的病友,則應減少食用飽和脂肪及膽固醇較高的鹹蛋黃、五花肉,並減少食用鈉含量較高的沾醬;糖尿病友則須注意含糖量高的甜口味粽子,並列入飲食計畫中;若腸胃不適者,食用時除了要適量攝取,也要注意細嚼慢嚥。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501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上班長時間打電腦、下班躺在床上滑手機,這是上班族的通病。根據統計,台灣現代人平均坐著的時間超過16個小時以上,滑手機的時間也將近197分鐘,都高居世界第一位,致使肩頸痠痛的患者越來越多;骨科醫師戴鴻偉於診間觀察發現,現代人因長時間用3C產品時,需要抬手與低頭維持固定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冬天是氣喘好發季節!有一位六十多歲的氣喘病人,雖然長期用藥控制病情,但是因為最近的冷氣團發威,使得氣喘變得較嚴重,但是卻沒有調整用藥劑量,進而導致出現呼吸不順的急性氣喘症狀,被家人緊急送醫。 收治該名氣喘患者的亞東醫院家醫科主任陳志道表示,這名罹患氣喘的男子有抽菸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天冷是心血管疾病殺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管功能失常且缺乏彈性,還可能伴隨斑塊,而台灣冬天經常12、13度低溫,一旦天冷血管收縮,就容易阻塞、甚至破裂,發生中風、心肌梗塞機率極高,非常容易猝死。醫師建議,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風險族群,最好注意保暖、少熬夜,平時可補充左旋精胺...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有人說:這幾年,我身邊的好幾位親友都先後查出癌症,其中有的人也經常健身,身體一直不錯,突然就身患癌症病倒了。再怎麼增肌塑型,也架不住五臟六腑「後院失火」。有沒有行之有效的防範措施呢? 其實癌症的病因很複雜,其中的一部分,醫學界至今尚無定論,而另一部分則較為明確,例如吸菸會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