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簡單又沒有年紀限制!6種利用自行車健身的方法....自行車運動全攻略!

自行車運動是一項沒有年齡限制的運動,自行車也是輔助治療心臟疾病的最佳工具之一。這項運動對身體許多部位均有益處。

1)強化微血管組織、預防高血壓,具有藥物不可替代的功效。

2)能防止發胖、血管硬化並使骨骼強壯,每周騎自行車達30公里能使心血管疾病發病率減少50%。

3)促進身體新陳代謝,且無副作用。

4)使心情愉悅。

因此,經常進行自行車運動,可以使人青春永駐。


 

簡單又沒有年紀限制!6種利用自行車健身的方法....自行車運動全攻略!

1. 力量型騎車法的概念:

力量型騎車法根據不同的條件用力去騎乘,如上坡時調節齒輪大小(限5速或10速可調速自行車),可有效地提高雙腿的力量和耐力,還可預防大腿骨骼疾病。

 

2. 強度型騎車法強度的採用

調整好每次的騎乘速度,並以自己的脈搏強度來控制騎速,可有效鍛鍊人體的心血管系統。以自己60%的極限速度騎乘5~7分鐘,之後測量心率,使其處於心肺功能訓練區間內,以達到保護心血管的目的。

 

3. 間歇型騎車法中合適的間歇

先慢騎幾分鐘,再快騎幾分鐘,循環幾次,可有效鍛鍊人的心臟。在騎車時先以中慢速騎乘1~2分鐘,再以1.5~2倍速度騎乘2分鐘,然後再以中慢速騎乘,再調至快速,如此交替循環鍛鍊,可以提高訓練者對有氧運動的適應能力。

 

4. 自行車前行的動力——踩踏技術

踩踏技術分為踏板旋轉技術(衝擊式、回旋式)、雙腳同時用力踩提踏板技術。

1)踏板旋轉技術

衝擊式踏板旋轉技術

當踏板離開最高點時,腳即做短暫的向下踩踏的衝擊動作,然後另一只腳也做同樣的動作。這種踩踏動作在整個循環中包括兩次短衝擊,因此車輛帶有躍進的性質,速度也因衝力的大小而改變。

回旋式踏板旋轉技術

當雙腳做回旋運動時,運動的速度應該接近於等速。踩踏板的動作要柔和,從水平點開始稍稍加大踩踏的力量。由於回轉式的動作比較協調,再加上向前下方踩踏的重量,所以只需稍稍用力即可。當腳剛一通過最低點,就需要自然抬起,但不可用力過大。

 

2)雙腳同時用力踩提踏板技術

在自行車上,兩個曲柄相對處在一條直線上。因此,當一個曲柄旋轉一周(360度)時,它只從最高點經過水平點到最低點做了半個圓周的功。為了在下半個圓周利用同一腳的力量來加速踏板的旋轉,可採用雙腳同時用力蹬提踏板的方法。使踏板旋轉的力量有兩個,即一腳掌自最高點到最低點的行程中向下用力,另一腳掌在自最低點到最高點的行程中將踏板向上提。

 

5. 最後的衝刺技巧——爆發力

進行衝刺要求騎乘者必須有兩項指標達標:力量(爆發力)和踩踏頻率。爆發力是根本,踩踏頻率是條件。由此可見,在自行車運動中,力量非常重要。

衝刺技巧

1)角度

要把車輛角度調整到最適合自己身體的狀態。座高盡量提高,當你坐在座墊上時,右腳前掌踩踏板到最遠端,整個右腳自然伸直即可。

2)鍛鍊方式

  • 平穩流暢地騎乘。
  • 切換到較大的齒比。
  • 握住車把的下彎部。
  • 當踩踏至最高點時離開座墊。
  • 平滑流暢地發力加速。
  • 竭盡全力向前衝刺。

為了保持對車的控制,當單腿用力向下踩動踏板的時候,同側的手臂要用力拉車把。保持雙臂穩固,但要足夠放鬆,讓車子在你身下稍稍移動。衝刺時車子幾乎是保持垂直的,前後稍有晃動。

3)衝刺訓練案例

採用站立式和坐式交替進行衝刺訓練,先站立式騎乘,當速度已達到無法控制車輛時變換坐式繼續快速騎乘。

距離:300~400米,切記用不同檔位組合訓練,共8組,間歇3分鐘。

多人一同做數次指定的競爭衝刺訓練。

距離:2公里以內,交替高速騎乘,最後100~150米衝刺(時間為10~30秒),共6~8組,間歇3~5分鐘。

 

6. 人車一體的基本功——跨越障礙技術

跨越障礙技術包括:向前跳躍、向後跳躍、齊足跳躍、以跳躍姿勢向前飛、以跳躍姿勢向後飛、以跳躍姿勢向橫方向飛、提升前輪跳躍等多種方式。

1)向前跳躍的技巧

  • 壓著把手、稍微彎曲膝蓋。
  • 將前輪壓著地面,伸直手臂,利用其反作用力使前輪升起。
  •  吸收衝擊力跳躍。

注意:以向前跳躍來移動前輪。

★跳躍的動作同步舉高的前輪。

★身體移向移動的方向。

★車體要移向相反一側。

 

2)向後跳躍的技巧

動作要領:煞前後輪,壓後輪,然後像是失去其力量似的把身體俯向把手,即可提起後輪。腳掌心(不著地部位)放在踏板上,同時向後邊推。

  • 煞前後輪。
  • 身體向前傾斜。
  • 踏板向後壓,然後做開始提升後輪的姿勢。
  • 向前扭轉握把時,後輪提升得更多。

 

簡單又沒有年紀限制!6種利用自行車健身的方法....自行車運動全攻略!

本文摘自大拓文化《自行車健身全攻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永續圖書》;《永續圖書》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穿上中信兄弟招牌的黃色球衣,「小李飛刀」李振昌回來了,選擇34號球衣,為的是感念在日職時西武的教練橫田久則,澎湖孩子的淳樸,並沒有因為10年的旅外生涯而有任何改變,從大聯盟到日本職棒,第三站再回到家鄉的中華職棒,其實李振昌兩年半前就動了這個念頭。李振昌表示,「今年為什麼會回來,因為我覺得時間到了,趁...

閱讀詳情 »

台灣柔術代表隊首度以「台灣隊」名義,參加在哈薩克舉行的亞洲盃錦標賽,率隊的台灣柔術總會理事長蔡坤龍也非常興奮。蔡坤龍表示,「我想這次我們很開心,第一次以台灣的名義在亞錦賽出賽,最主要也很感謝台灣優秀選手這次這麼努力,讓我們台灣柔術總會第一次以台灣的名義站上國際的舞台。」台灣在國際上經常遭到中國打壓,...

閱讀詳情 »

神情還帶著點青澀,18歲的他現在跟著郭泓志和王建民的腳步,成為台灣第10位被美國職棒西雅圖水手隊體系網羅的好手。張景淯身高191公分,守備位置是投手,最快球速達到147公里,有別於一般球員從國小練起,張景淯是在國一時自己主動找上教練傅炳清,說想打球。傅炳清提到,「那時候張景淯國一大概175公分,條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