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糖尿病太痛苦了,一定要掌握這十二點糖尿病養生秘訣,才可以降低患糖尿病風險!!

糖尿病太痛苦了,一定要掌握這十二點糖尿病養生秘訣,才可以降低患糖尿病風險!!

圖片來源

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而且多數和遺傳有關,而且糖尿病不能治愈,只能控制病情,但是許多人在生活中沒有能很好的控制血糖,那麼,如何才能降低患糖尿病的風險呢?

掌握以下十二點糖尿病養生秘訣,就可以降低患糖尿病風險。

1.吃肉前喝兩勺醋。糖尿病患者在吃肉食可以適當的喝兩勺醋,這樣可以降低血糖水平。如不習慣喝醋,最好飯前吃點放醋的涼拌菜。

2.減輕5%的體重。對於肥胖人群來說,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而要注意體重的控制。

3.每天走路35分鐘。走路可以讓體內胰島素得到很大的利用,這樣可以提高胰島素的分泌,避免患糖尿病。每週走路4小時,每天35分鐘,可使糖尿病危險降低80%。

4.多喝咖啡。咖啡也可以降低患糖尿病,那麼,如何正確喝咖啡呢?每天6杯咖啡,糖尿病危險降低29%―54%;每天4―5杯,降低約29%;但每天1―3杯則幾乎不起作用。

5.買食物看清高纖維標誌。高纖維食物一般會含有一些粗纖維,因而要注意食物的選擇。

6.一周吃快餐不超過2次。平時吃快餐較多的人,會使體內胰島素水平降低。每週吃快餐2次以上,身體器官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一倍。

7.火腿香腸要少吃。火腿一般會含有一些食品添加劑,因而要注意火腿的食用。每週吃5次以上火腿或香腸,糖尿病危險會增加43%,罪魁禍首是加工肉食中的添加劑。

8.肉桂有助降血糖。肉桂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巧食用肉桂還可以降血脂,防止患糖尿病。肉桂粉可撒在咖啡裡,也可以和蜂蜜一起沖水喝。

9.做事前3次深呼吸。平時壓力較大的時候也會使血糖升高,因而要注意調節生活和工作習慣。專家建議,做任何事情前最好都先做3次緩慢的深呼吸,以減小壓力。

10.睡眠在6―8小時之間。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還會引發一些其他的疾病。睡眠經常不足6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翻番;而睡眠超過8小時的人,糖尿病危險增加3倍。

11.不要獨居。獨居會讓人感到孤獨寂寞,因而患糖尿病的風險比較高。專家建議,即使獨居也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12.45歲後多關注血糖。糖尿病一般多發於四十多歲,因而這個年齡段要注意血糖的指數。血糖指數為100―125毫克/分升的人,1​​0年內最易發生糖尿病。

上述這些糖尿病養生秘訣您佔了幾種呢,有哪些平時沒做到,在以後的生活中應多注意改善,做好糖尿病的預防。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台東馬偕心導管手術直播   與廈門交流由台灣介入性心臟學會(TSCI)協辦的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第九屆年會,在廈門舉辦,讓海峽兩岸心血管醫療專家相互交流學習提昇能力。大會中所安排的手術實況轉播醫院都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辦鐵道之旅活動 鼓勵長輩走出戶外【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多數居家服務獨居的弱勢長輩,因身體上的不便,或家庭因素無人陪伴關懷,且鮮少有外出機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為鼓勵弱勢長輩走出戶外,切膚之愛基金會舉辦糖廠鐵道文化之旅活動,帶領14名獨居弱勢長輩一起坐著糖廠火車,體...

閱讀詳情 »

頭暈目眩別輕忽,小心可能是耳石脫位作祟!1名從事水電工作的男子,日前工作時不慎從高處摔落,之後不管是抬頭裝電燈或是低頭查水管,總會出現天旋地轉的暈眩持續數10秒,讓他非常困擾。一度懷疑是腦部損傷引起,回診神經外科檢查,卻未發現腦部病變。直到轉診至耳鼻喉科後,才終於確診其眩暈問題,其實是良性陣發性姿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2萬7000名跑者進入最終備戰狀態,「2018臺北馬拉松」將於12月9日上午6點30分在市府廣場前盛大起跑!臺北市政府今(7)日在臺北世界貿易中心第三展覽館舉行賽前記者會,除有「臺灣最速男」楊俊瀚助陣,也邀請國內外菁英好手及友好城市,包括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