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結膜下出血,別啖蟹飲酒!|台灣好食材

目前正值秋冬交替時節,由於氣溫變化大、容易引發過敏,因眼睛癢而揉搓,造成結膜下出血症狀,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門診最近就增加2~3成的病患,其中一名患者不以為意,還吃蟹喝酒,導致血管破裂、眼睛嚴重出血,經開刀治療,才將視力搶救回來。
結膜下出血,別啖蟹飲酒!|台灣好食材
.大啖秋蟹並飲酒,血管破裂
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蔡明霖指出,50歲的李姓患者3個月前因結膜下出血就醫,當時他曾建議李先生到內科進一步檢查,但李先生不以為意,還大啖肥美的秋蟹並飲酒,造成血管破裂,經檢查發現是玻璃體出血,抽血檢查又發現罹患糖尿病,玻璃體出血係併發增埴性網膜病變所引起

.揉眼睛可能造成微血管破裂
蔡醫師指出,結膜下出血是眼球表面的微血管破裂,原因很多,例如過敏、眼睛癢而揉眼睛;咳嗽及用力解便導致靜脈壓升高,都可能造成結膜下出血,眼睛看起來一片血紅,相當嚇人。

不過,結膜下出血為眼白部位血管破裂,與光線進入瞳孔的路徑無關,不會影響視力,頂多會覺得眨眼有異物感,若進一步檢查眼底、沒有視網膜的血管病變,大約2星期就會痊癒,民眾不必太擔心。

.結膜下出血是身體警訊
他並表示,有患者因結膜下出血而就醫,經過檢查,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這是因為慢性病患者的血管彈性變差、構造脆弱,因此結膜下出血可以說是身體的警訊,不可輕忽

.也可當成中風參考指標之一
蔡醫師說,根據國際醫學研究,40歲以上民眾即使沒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症等,但若出現眼睛結膜下出血症狀,未來3年中風的機率比一般人高出33%;美國研究也發現,中風患者的眼睛血管幾乎都受損,因此結膜下出血也可當成中風風險評估的參考指標之一,民眾若一年內發生3次以上眼睛出血狀況,代表血管結構出現異常,應進一步檢查找出病因並就醫治療。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一名70歲高齡企業家,因皮膚出現多處丘疹前往就醫,確診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癌(NHL)第四期,之後展開化學治療,但化療副作用讓他難以忍受倍感艱辛。為達到較高的治癒機會,醫師建議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與醫師討論後決定使用全新機轉造血幹細胞驅動劑,成功驅動足量造血幹細胞,移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為了呼應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出的天天5蔬果健康飲食原則,該局按月前往各販售處抽驗蔬果殘留農藥情形,去年11月共抽驗61件產品,結果有2件不符規定;總計去年共計抽驗619件,13件不符規定,不合格率2.1%,較前年〈6.8%〉低。台北市衛生局表示,本次抽驗61件產品中,有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衛生福利部101開始推動「中低收入戶暨弱勢健康管理推廣計畫」,透過19家部立醫院,主動關懷弱勢族群的健康問題,去年11月底已收案364人,總共進行疾病管理183人次,其中率先試辦的台中醫院中低收入戶的住院平均住院日,從2天降至1.72天,和全院其他民眾平均住院日1.51...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過年期間,許多民眾都愛吃火鍋,而吃火鍋時很常出現的蔬菜就是金針了!為了保障消費者採購年節應景的金針產品都符合衛生安全,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地在農曆年前至超市、傳統市場、迪化街商圈等地點進行金針、雪針產品抽驗,檢驗其漂白劑二氧化硫殘留情形,共抽驗50件,結果有19件二氧化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