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網路流傳:牛奶所含酪蛋白會致癌!真的假的?

牛奶富含鈣質、蛋白質,是預防骨質流失的最佳營養補給,但網路卻流傳牛奶所含酪蛋白可能致癌的說法,這也太……,從小到大喝不知道喝下多少了說,真相到底是如何呀?
網路流傳:牛奶所含酪蛋白會致癌!真的假的?
牛奶向來被視為補鈣簡便而有效的方法,衛福部「國民飲食指南」也建議每人每日攝取1.5~2杯乳製品,不過網路流傳牛奶所含酪蛋白可能致癌的說法,引起恐慌,農委會指出,依據現有的研究及資訊,沒有證據證明牛奶的酪蛋白會致癌,大家不要以訛傳訛,錯過了含有優質蛋白質及鈣質的奶類食品。

 

傳言引用坎貝爾博士的研究》

農委會指出,經過調查,上述網路流傳訊息應是引用美國柯林.坎貝爾博士發表的「酪蛋白與癌症」相關研究,該研究以高劑量酪蛋白為單一蛋白質來源、餵食已感染致癌物的大鼠,發現高劑量酪蛋白具有促進癌症病發的風險,但坎貝爾博士在其書中強調「酪蛋白攝取量與癌症發病率確有關聯,但不能說明酪蛋白一定會導致癌症發生,因為相關性並不等於因果性。」、「僅憑藉動物實驗結果就斷言人體也有同樣效果,這是不科學的。」




動物試驗營養模式有爭議

農委會表示,針對坎貝爾博士這項研究,也有專家提出不同見解,例如「該實驗以酪蛋白為單一蛋白質來源,與人類的飲食習慣不同;動物試驗的營養模式能否套用在人類身上,也有很大爭議。」由此可見,網路訊息若遭片段擷取或不當解讀,將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每人每日1.5~2杯乳製品

農委會表示,牛乳含有3%的蛋白質,其中酪蛋白占了8成,乳蛋白質所含胺基酸相當均衡,乳糖則是良好的碳水化合物及鈣質來源,相較於其他食品,牛乳消化率高,因此衛福部「國民飲食指南」中,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1.5~2杯乳製品,大家不要因為網路似是而非的傳言而錯失了牛奶。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物理治療師教導病人正確使用呼吸訓練器,手術後可自主訓練,儘快恢復肺功能。(照/國泰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動過大手術的人都有過類似經驗,常因為術前禁食超過12小時以上「餓」到不行,要不然就是在恢復室「冷」到皮皮挫,手術之後有長達半天時間深陷飢寒交迫的狀況,而對開刀、動手術留下陰...

閱讀詳情 »

意外事故歷年來皆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依照衛生福利部公布之107年國人事故傷害致死原因中,以運輸事故佔比近5成,其次為意外墜落占整體事故傷害死因的2成,值得民眾多加留意。  事故傷害是指非蓄意性傷害事件,107年國人因意外事故致死仍居十大死因第六位,且男性發生事故致死的人數是女性的兩倍之多。根據衛生福...

閱讀詳情 »

▲孩子老張嘴呼吸當心是腺樣體肥大。(照/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家中小寶貝老張口呼吸像隻金魚嗎?當心有些地方不對勁。今年6歲的可樂(化名)是活潑好動的小男孩,常鼻塞打噴嚏,睡覺時也會打鼾,就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但用藥症狀只會稍微緩解,還是常常吸不到空氣,甚至養成了張口呼吸...

閱讀詳情 »

▲佩姿(右二)以首支自創曲《重生的翅膀》完成重返舞台的夢想。(照/TikTok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1歲的佩姿,原本就讀藝術表演科系,2年前意外確診罹患卵巢癌末期,為專心治療只好放棄熱愛的舞台,為幫佩姿圓夢,TikTok與台灣癌症基金會合作,協助佩姿以自身抗癌經歷及心情,寫出首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