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罹患結腸直腸癌年齡下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近十幾年來,罹患結腸癌及直腸癌的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但都還不至於認為是年輕人會得的疾病。但最近的一項科學報告,驚人地發現罹患結腸癌的年齡有明顯地下降,有越來越多人在二十歲及三十歲左右,就得到結腸癌。

雖然大部分得結腸癌的人還是中老年人,有90%的罹患者超過50歲。但是美國癌症社會期刊(American Cancer Society)以年齡分析結腸癌時,發現1950年出生後的人,罹患結腸癌的年齡越來越小,專家也不知原因為何。而且得直腸癌的人數顯著增加,比腸胃道癌症都多。

罹患結腸直腸癌年齡下降

美國癌症社會期刊的流行病學專家Rebecca Siegel說:[1990年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得到結腸癌的機率是1950年以前出生的人的兩倍,得到直腸癌的機率是別人的四倍。]湯馬士瑋柏醫師,這位SUNY Downstate Medical Center的外科教授也表示,這個研究證實了問題的確存在,並讓人感到憂心。他說:[他注意到每年五十歲以下得到結腸癌的人,其數字超過其他比較罕見癌症的總數。]

因為醫師通常不會認為這是年輕人的疾病,以致於年輕人得到結腸癌時,常常會延誤診斷、延誤治療。克莉絲頓是一位現年27歲的年輕人,當她大學時發現自己的大便中有血時,醫師只告訴她是內出血。當時她22歲時,大學畢業前一個月,她才得到進一步的檢查,證實是結腸癌。這也要感謝她有一位當護士的母親,一直催逼她要再做進一步的檢查,她才得以說服她的內科醫師讓她進行結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內的大腫瘤。她仍記得她的醫師對檢查結果不敢置信的臉,所幸經過放射線治療後,她現在已得痊癒。

因為結腸鏡的技術,可以早期檢查到癌前息肉,因此罹患結腸癌的比例近幾年來有減少,但是這個檢查對於年輕人並非標準治療,且因有其他較少侵略性的檢查存在,醫師皆希望優先利用其他檢查。

專家也認為結腸癌的罹患數字降低的原因是生活型態的進步。例如戒菸及健康飲食。飲食中若攝取較多水果、蔬菜、纖維及較少紅肉及加工肉類都可減少結腸癌的機率。另外,肥胖以及不喜歡活動的生活習慣也與直腸癌有關。還有重度愛喝酒的人,以及其他慢性疾病,例如發炎性的腸胃道疾病以及第二類的糖尿病,都會增加直腸癌的發生機率。

不過,專家都無法完全確定這些是讓年輕人得到直腸癌的絕對因素。醫師發現直腸癌最容易發生在非裔美國人身上,因此美國腸胃科醫師建議非裔美國人應該早在45歲就開始做結腸鏡檢查,雖然結腸癌的早期症狀常會與其他消化問題混淆,例如腹瀉、便祕、肚痛或是腹痛等。

29歲的克里斯,當他發現自己得結腸癌時,他的初期症狀只是體重減輕以及食慾降低。他很幸運得找到好醫師,即刻幫他做了一連串的檢查,包括驗血以及超音波,後來發現他的腫瘤已經擴散到肝臟。今年一月剛做完放射線治療的他,告訴所有人說:[如果你有疑似癌症的症狀時,千萬不要輕忽,趕快去做檢查!]

 

資料來源:

Colon and Rectal Cancers Rising in Young People

相關推薦

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國人在6大類營養攝取上,普遍都有飲食不均的情況,包括乳品、堅果種子、蔬菜、水果等攝取不足,但全穀雜糧、豆魚蛋肉、油脂類卻又攝取過量,值得民眾留心改善!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營養治療科廖嘉音營養師提醒,均衡攝取6大類食材不僅可維持健康體態、改善體重失調(過胖、過瘦問題),尤其攝取足量...

閱讀詳情 »

彙整整理/Flora、摘自/《不曬太陽,當然會生病:正確曬太陽是預防百病的祕方》(宇都宮光明著)、圖片來源/新自然主義、shutterstock 大約20年前,飆高的大腸癌罹患率引起日本厚生省(編按:此機構原來相當於臺灣的衛生署。2001年1月,日本已將厚生省與勞動省合併為厚生勞動省。)的注意,因而...

閱讀詳情 »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數據指出,子宮頸癌位居104年女性十大癌症第四名,每年逾4千人確診罹患子宮頸癌。王立文婦產科診所施俊宇醫師表示,其實子宮頸癌的病程長,若女性有性行為後,建議每年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就有助及早發現異狀、積極治療,以重拾健康。然而,若可從青少年時期接種子宮頸癌疫苗,亦有助預防子...

閱讀詳情 »

看病拿了好多藥,該怎麼吃才正確?如果已既有慢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其他藥物時,合併服用不同藥物會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這麼多不同的藥物,什麼時候吃、吃多少,又該如何得知?如果症狀緩解時可以減少用藥量嗎?三軍總醫院臨床藥學部資深藥師葉爵榮提醒,服藥一定要遵循醫師與藥師指示,若有任何用藥疑問時,可主動向醫師或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