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覺得缺乏活力或體力
- 笑容變少了
- 跟同年紀的人同行走路時,老是被超越
- 爬樓梯就氣喘吁吁
- 覺得每天通勤上下班、購物很辛苦
- 待在家裡休息時,經常都是躺著
- 髮質粗糙或分岔,白髮變多
- 髮絲變細,髮量不再豐盈
- 臉部或頸部出現皺紋
- 肌膚不再滋潤亮澤
- 手指甲出現紋路
- 指甲不再是粉紅色
- 出現雙下巴,下腹部和手臂肌肉鬆垮
- 下半身肥胖
不健康=老化?!
正視小症狀
醫美專科曾垂紳醫師表示,身體是複雜系統的生物有機體,為了維持生命現象,生命機制須處於協調平衡狀態,事實上,生物在宇宙中都遵循一項「凡物趨亂定律」,儘管細胞有更新機制,有一天還是會出現慢性傷害、老化,使人類從完全健康到亞健康,最終到疾病。因此,身體內些微的不平衡,都可能造成未來嚴重疾病的發生,這種生理上的漣漪效應即是由小小的不平衡所造成的生理性連鎖反應,經統計,有75%的人處於亞健康狀態,20%的人有疾病,真正健康的人只有不到5%。
功能醫學─21世紀的預防醫學
傳統醫學是以確認疾病及治療為主,重視組織病理,對病症發現相對較晚,預防醫學則重視細胞功能層次,透過檢測個人的生化體質、代謝平衡、生態環境,預防並早期發現潛在性疾病,知道身體是否正處於「亞健康」狀態,使身體健康細胞能量代謝順暢,有效提高活化再生修復能力,細胞凋亡速度減緩,器官功能年輕化,老化當然就不明顯了。
曾垂紳醫師說明,功能醫學利用各種特殊功能性檢查以了解個人體質的獨特性,再依結果設計一套「量身訂做」的治療或保健計劃。其治療的方法包括:飲食調整、營養補充品、植物或藥草處方及其他相關的輔助療法,這些療法都是讓身體自行痊癒,器官系統功能達到平衡而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5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