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老媽媽愛囉嗦 原來是憂鬱症引起失智

老媽媽愛囉嗦 原來是憂鬱症引起失智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北市一名60多歲婦人,因寡言、不愛與人互動被醫師確診為憂鬱症,今年春節全家團圓時,發現婦人不斷地重覆問孫女同樣的問題,孫女覺得婦人囉嗦,向母親抱怨,婦人的女兒驚覺有異,母親不愛說話,怎會囉嗦呢?旋即帶婦人前往檢查。經過醫師診斷,確定婦人罹患了失智症,且懷疑是因憂鬱症所導致。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養生,人類的平均壽命也隨之拉長,衍生出老人照護與退化疾病就越來越多,而失智症(老人癡呆症)就是常見的疾病之一。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調查顯示,65-69歲的台灣人,大概有1%患有失智症,每增加5歲,這個比例就會倍增,到了90歲以上,就超過三成的民眾都患有失智症。

亞東醫院神經內科賴資賢醫師表示,失智症是記憶力的退化,尤其是短期記憶力,如對活動和嗜好的興趣降低、重複相同問題、故事和陳述、學習在如何使用工具、設備和小器具上有困難,如遙控器等、忘記正確的月份和年份。

為什麼會罹患失智症呢?賴資賢醫師解釋,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原因,是一種退化性疾病,所以年紀越大,越容易得這種病。造成退化的原因還不完全知道,但病人的大腦會有萎縮,隨著時間過去,病人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大腦的萎縮也越來越明顯。

賴資賢醫師進一步說明,有些病患是血管性失智,因腦部血管硬化造成,此類的失智也越來越常見,因現代人的生活習慣,增加了疾病的發生率,如抽菸、喝酒、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痛風、壓力等。阿茲海默症和血管硬化可能同時出現,稱為混合型失智症。

醫師說,心理疾病也會罹患失智症智,病例中的婦人就是老年憂鬱症患者,因腦部血管硬化而引起失智。罹患血管性失智症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甲狀腺功能過低、維生素B12缺乏、梅毒、愛滋病、水腦症、腦瘤,或是心理性的疾病,若是針對這些原因做治療,失智症是有可能被治癒的。此外,要預防老年癡呆,要從身體、心靈和社交做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0281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閃電宣布,50至64歲民眾公費流感疫苗暫緩施打!相較往年,今年公費流感疫苗施打非常快,截至10月15日已有297.2萬劑接種,比去年同期226.8萬,足足高出70.4萬劑,特別在中高年齡施打量特別快。目前衛福部決定先暫緩中高齡族群接種,何時重新開放目前未定...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開放境外學生入境,首見新冠確診者!今(16)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4名印尼來台就學高中生,居家檢疫期滿接受採檢,確認病毒核酸呈現陽性,匡列接觸者220人,其餘接觸者持續調查中。 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4名境外移入個案,分別為2女2男(第532例至第535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加護病房中許多病患在治療過程中因高劑量或高濃度藥物刺激腸胃道,導致頑固型便秘或腹瀉,尤其因多數病患需臥床休息,長時間穿著紙尿褲,再加上腹瀉等情況時,恐埋下失禁性皮膚炎的危險因子。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加護病房高階護理師張庭碩指出,主要因會陰與臀部周圍皮膚出現潮濕浸潤、發紅,...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1名38歲陳小姐,起床總感到頭暈與想吐,起初自認為恐怕罹患腦瘤,立刻到神經內科就醫,查確認腦部沒問題,醫師推測可能是青光眼導致相關症狀,建議往眼科求診,經檢查後才發現竟是鏡片多配了200多度,加上錯誤的散光度數導致虛驚一場,專家提醒,驗配眼鏡時應保留足夠的驗光時間。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