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肌張力不全症 深腦刺激術效果佳

肌張力不全症 深腦刺激術效果佳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今年16歲的洪姓少年,7歲時開始出現走路姿勢不正常,且左側無力,被診斷為「肌張力不全症」患者,由於行動上有障礙,日常生活皆需由父母親協助,也中斷了學業。所幸進一步就醫以深部腦刺激手術(DBS)治療,術後恢復良好,效果優於預期,不僅能自行坐起,還可以自行操作智慧型手機,終於改善多年來的不便。

收治這名洪姓少年的台南市立安南醫院腦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潘彥宏表示,肌張力不全症是一種因持續性的肌肉抽搐,使肢體不自主扭轉的運動障礙。肌張力是指正常人在完全放鬆狀態下,被動的彎曲關節時,會出現些微阻力,但若是錐體系統和小腦系統有病變時,肌張力分別會增加和減少;若外錐體系統有病變時,肌張力有可能增加或減低,或是兩者同時存在,便稱為肌張力不全症,會使肢體開始出現扭曲姿勢和動作。

肌張力不全症的臨床表現以扭曲性的動作為主,從緩慢纏繞性的手足徐動症,到快速扭動的舞蹈性或跳躍性動作都有,因為特殊的外顯行為,常被誤認為精神病病人。潘彥宏醫師指出,肌張力不全症目前未發現有遺傳,但可能由原有基因或大腦、脊髓神經受損造成,包括腦性麻痺、腦炎、頭部外傷等;而左多巴、抗精神病、麥角類藥物及抗癲癇藥物也可能產生影響。

潘彥宏說,目前治療方式,多半以雞尾酒式治療,包含藥物有抗乙醯膽鹼、痙攣抑制劑、鎮靜劑、憂鬱症或抗精神病藥物、抗癲癇藥物、左多巴等。針對局部肌張力不全症,肉毒桿菌毒素局部注射,可改善七成以上症狀,但需要反覆注射。此外,也有手術可治療,深部腦刺激術是透過電極植入腦部的特定位置,利用腦部節律器發出的電刺激,調節腦部不正常的活動訊息,達到治療目的。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19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全國疫情3級警戒持續兩個月期間,學生不再到學校上課,遠距教學成為不得不的選擇,宅在家使用3C產品也變長,有家長擔憂子女網路過度使用,造成網路成癮及視力受損,致電詢問新竹縣政府衛生局。衛生局也提供四個準則,提供有疑慮的民眾檢視自己或周遭的人,網路使用是否已達成癮。網路成癮成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2020年至今,COVID-19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台灣於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全國進入三級警戒,人民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減少移動及外出,期望疫情能盡快獲得控制。國泰綜合醫院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曾奕騰表示,各種防疫措施中,最根本也是最普遍執行的,就是「戴口罩、勤洗手、勿摸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世界衛生組織 (WHO)統計,疫情正嚴重的 2020 年,心血管疾病仍佔據全球死亡的首位,平均每年奪去1790萬人的生命,佔所有死因的32%。另據衛福部2020年統計指出,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僅次於癌症),且與前一年相比上升 3 個百分比。臺灣心肌梗塞學會黃偉春理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新冠疫情肆虐,至今已造成超過400萬人死亡,也是全球開啟高齡化世界指標,年長者在新冠肺炎的防疫規範下可能面臨更大的孤獨風險,大家不妨趁著即將到來的中秋佳節返鄉陪伴家中長輩,或是透過電話、視訊傳遞對長輩們的關心之意。沒人陪不一定產生孤獨 孤獨與身心症狀相關台灣精神醫學會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