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肝不好,最常出現的5種狀況與4種肝病...這些方法可以預防疾病發生!

撰文/林玫妮、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肝不好,最常出現的5種狀況與4種肝病...這些方法可以預防疾病發生!

俗話說,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每天辛勤的工作,即使累了也不會發出警訊,等到開始有症狀時,往往已是不可收拾的局面。只要有健康的肝臟,生活上也會過得比較舒心,讓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蘇文邦,來告訴大家如何正確養肝吧!

 

日以繼夜持續解毒

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肝不好,最常出現的5種狀況與4種肝病...這些方法可以預防疾病發生!

肝臟是人體內臟中最大的器官,功能也較為複雜,蘇文邦醫師表示,其功能大概可歸納為下列5種:

1.解毒功能:飲食中,進入腸胃道的各種外來有毒物質以及細菌和病毒,會從肝門靜脈進入肝臟。這些有毒物質於肝臟內進行解毒程序,轉換為無毒物質,並由膽汁、尿液來排出體外。

2.合成功能:將胃腸吸收到的養分合成為人體所需的醣類、蛋白質、荷爾蒙與脂肪,如血液中的凝血蛋白、白蛋白等的製造者,正是肝臟。白蛋白是血液中非常重要的物質,若含量過低,血液的滲透壓便會下降,會導致四肢浮腫,甚至產生腹水;此外人體的凝血因子亦由肝臟製造,所以肝不好,皮膚、牙齦會較容易有瘀青或出血的情況。

3.代謝功能:日常飲食中,各類營養物質的新陳代謝皆於肝臟進行,例如肝臟能將過剩的葡萄糖轉為肝醣貯存,當人體缺乏能量時,再把肝醣和脂肪酸轉變為脂蛋白與膽固醇,供給細胞產生能源,假使肝臟發生病變,新陳代謝出問題,間接影響食慾。

4.轉化功能:當口服藥物進入人體後,會快速被吸收到腸胃道的血液中,再經過肝門靜脈流入肝臟內。進入肝細胞的藥物,便會轉化為具有活性形態,並隨著血液循環至人體各處發揮功效。

5.排泄功能:人體的紅血球180天會換新一次,而衰老的紅血球被破壞時,內部的血紅素會轉換為膽紅素,經肝臟處理再轉變水溶性的形態排入膽汁,最後再流入腸道排出體外。

 

常見的4種肝病

肝臟是人體最沉默的器官!肝不好,最常出現的5種狀況與4種肝病...這些方法可以預防疾病發生!

蘇文邦醫師指出,以目前國人患病的情形來看,常見的肝病有以下4種:

1.B型肝炎:據統計,臺灣一般成人B肝的帶原率為15%,平均每6人就有1位是B肝帶原者,自1986年開始對新生兒施打B肝疫苗後,30歲以下B肝帶原率已降到0.1%以下了。

2.C型肝炎:全臺灣約有30至60萬的患者,盛行率約4%。雖然患病人數不如B肝顯著,但區域分布差異性大,尤其是中南部地區,甚至有全村90%都感染C型肝炎的案例,可能與醫療衛生有關。

3.脂肪肝:原因以肥胖、三高、糖尿病、酗酒最常見。

4.酒精性肝炎:長期過量飲酒所導致的肝臟疾病。

 

良好的生活習慣

想要杜絕肝病、保肝強身,規律的生活與健康的飲食是十分重要的!蘇文邦醫師提醒,平常盡量不要熬夜、少吃罐頭類的加工食品、少喝酒、不抽菸,減少肝臟的負擔,並定期做健康檢查,時時關心自己的肝功能,讓它維持在良好狀態。

 

【延伸閱讀】

肝腎、胃不好,勿食這幾種蔬果

冬日養肝腎,5樣食材與1個好習慣

相關推薦

日本援助的124萬疫苗已分配到各地方政府,昨天為85歲長者開打首日,台南市長黃偉哲在臉書表示,台南市設有154個小型社區接種站,讓85歲長者縮短移動距離,讓阿公、阿嬤不用「跋山涉水」,平均15分鐘車程就能輕鬆打到疫苗。截至今天上午8時為止,台南市已施打2萬3604劑疫苗,這波5.6萬劑日本捐贈疫苗施...

閱讀詳情 »

台大醫師施景中日前在臉書發文,建議為防範印度變種病毒,應讓邊境人員優先施打mRNA疫苗。昨日晚間施景中發文指出,桃園市長鄭文燦親自發訊息表示有看到他的建議,疾管署也有致電給他,因此他認為,政府絕不是防疫獨裁,不可能都照建議做,但最少他們有聽到了。鄭文燦今(16)日受訪時也提及相當贊成提高國境保護等級...

閱讀詳情 »

新北市金山區出現一家7口確診的家庭群聚事件,其中一名確診者還是流動攤商,市府今天在金山運動休閒廣場設置篩檢站,一早就湧入一百多位民眾,金山區長廖武輝預估,今天檢驗量能約300人左右。金山區昨天新增6例確診,讓新北市長侯友宜感到憂心,這6例為14日公布的確診船長同住家人,船長接觸者包括同住家人7人,看...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大爆發,激起國人「同島一命」的團結力,繼藝人賈永婕募集救命神器HFNC、名嘴黃光芹募捐移動式冷氣給第一線的防疫專責醫院之後,國內也有藥廠響應,友華生技今(16)日便宣布獲衛福部緊急核准,捐贈旗下生產的3千多人份祛痰藥物提供全台68家醫療院所,幫助新冠肺炎患者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