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肩頸痠痛嗎? 小心細菌感染!

肩頸痠痛嗎? 小心細菌感染!

 肩頸痠痛除了常見的運動傷害或退化性疾病,也要考慮是否為細菌感染。早期發現只需藥物治療即可痊癒,免除承受開刀風險。

 一位80歲的陳太太,最近抱怨頸部劇烈疼痛,服用止痛藥仍無改善,因此來到骨科門診。初步檢查發現除了頸部活動稍微受限以外,其實還有輕微發燒。在X光片底下,僅有一般退化性疾病的表現。

 由於持續劇烈疼痛及發燒,醫師安排磁振造影檢查。結果發現陳太太有頸椎感染情形,感染部位大多分佈在頸椎小面關節(facet joint)。進一步安排細菌培養,結果無論是血液或穿刺抽吸檢體,都顯示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陳太太住院接受抗生素治療。目前已完全恢復,不再抱怨頸 部疼痛,沒有神經功能受到影響,血液中的發炎指數也已回復至正常值。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趙顗絢表示,脊椎感染大致可依照感染病原菌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菌造成的化膿性脊椎炎,另一類則是結核菌或 其他病原體造成的非典型肉芽性脊椎炎,此病患即是屬於化膿性脊椎炎。過去文獻中,造成化膿性脊椎炎最常見的細菌就是金黃色葡萄球菌。

 趙顗絢指出,細菌跑到脊椎的途徑有三種可能:第一是脊椎附近的組織感染,直接擴散到脊椎。第二是體內遠端的組織感染,細菌被血液運送到脊椎。第三則是接受治療時,細菌被治療工具帶到脊椎。
就部位來看,無論頸椎、胸椎、腰椎都有可能發生化膿性脊椎炎。頸部的化膿性脊椎炎相對較少見,但是有較高機會發生併發症。頸椎的各構造當中,分佈在小面關節的感染更少見,過去僅有零星報告,沒有大規模的研究。

 趙顗絢說,脊椎感染早期表現大多是局部疼痛伴隨發燒,但若是到病程晚期可能出現神經壓迫症狀,甚至四肢癱瘓無力。檢查方式以門診進行的身體評估及神經學檢查為主,至於X光片、磁振造影、或骨骼掃描等檢查工具,則由醫師視情況安排。

 治療早期脊椎感染是以藥物為主,一般建議至少要6~8週的抗生素治療,配合使用頸圈或背架。然而晚期若出現神經管膿瘍或神經壓迫,就必須考慮手術治療以進行清創或神經減壓。(陳恆光報導)



更多養生保健常識、醫藥衛生新訊,請鎖定央網「醫藥保健專頁」:
http://www.cdnews.biz/cdnews_site/coluOutline.jsp?coluid=452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蕃茄、大蒜、黑木耳,是我們飯桌上的常見健康食品。但是,如何正確食用才能獲取其中的豐富營養? 網上的一篇文章稱,很多平時習以為常的吃法都是錯的。這篇文章或許會顛覆我們幾十年的生活習慣,供讀者參考。 1、在美國,幾乎每個家庭都種蕃茄、吃蕃茄,目的是不得癌症。這是剛剛5、6年前才知道的。吃西紅柿不得癌症,...

閱讀詳情 »

咖啡這種東西,你可能每天早晨都要來一杯,不過你對咖啡的了解恐怕也不多,是吧?我也是這樣。儘管對你來說倒上一杯咖啡很簡單,但咖啡的歷史和故事卻一點都不簡單。 這16個有關咖啡的事實恐怕會令你一時接受不了,不過我敢保證,只要你看完這篇文章,一定想來一杯。 1. 咖啡VS皮質醇 當你剛睡醒的時候,你的身體...

閱讀詳情 »

日常生活中人經常會遇到一些疼痛,有的與疾病有關,有的與生活習慣有關。其實,人的身體上就有許多「止疼開關」,除了吃藥止痛的方法,還可以通過按壓等「應急」的方式,將疼痛感「關掉」。 1、落枕脖子疼如何止疼? 夏天吹空調或者開窗睡覺的時候,不小心脖子受了寒,第二天起來脖子就會落枕,脖子僵硬疼痛,疼痛難忍,...

閱讀詳情 »

台灣有一名30多歲的周小姐,參加公司健檢時,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竟然長了一顆重達400公克的子宮肌瘤,還沒有結婚的她,為了保留生育能力並顧及術後不留疤痕,替其進行單一孔洞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器械由肚臍進入將肌瘤成功切除,為亞洲首例。替該名病患進行治療的台灣亞東醫院婦產科醫師莊乙真表示,子宮肌瘤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