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腸胃炎和腸病毒分不清 病症治療皆不同

腸胃炎和腸病毒分不清 病症治療皆不同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腸胃炎和腸病毒雖都有腸字,但其實兩種疾病並不相同,臨床上許多患者都會因此搞混;小兒科醫師郭啟昱指出,腸胃炎病症多是肚子痛、腹瀉等症狀為主,若為腸病毒感染,則會出現口腔特定位置的潰瘍或手腳有水泡等症狀,尤其若有嘔吐現象,恐為腸病毒重症。

腸病毒易傳染 衛生習慣要做好

包括病毒、細菌或寄生蟲等都會埋下誘發腸胃炎的危險因子,尤其輪狀病毒、諾羅病毒就是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炎;郭啟昱說,但腸病毒感染則是由腸病毒引起,一般是指?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病,病毒型的腸病毒會透過糞口傳播,也因此要特別小心患者接觸過的食物、水或器皿等。

嬰幼兒腸胃炎妥善照顧 嚴重恐致命

醫師郭啟昱進一步說明,出現病毒性腸胃炎不只會使患者嘔吐、腹瀉等,也可能會合併發燒、肌肉痠痛等症狀,不過雖多數患者都能完全康復,但嬰幼兒卻可能會因脫水、電解質不足,導致抽蓄,嚴重甚至死亡。

相較下,腸病毒可能引發多種疾病,如手足口病,部分患者會有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等臨床表現;郭啟昱提醒,不管是傳染力強的腸病毒或是腸胃炎,預防疾病最好方式就是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多洗手,才能降低罹病風險。
相關新聞請見:
腸病毒冬天橫行 大人也遭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73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數據顯示,每6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死亡。在國內,糖尿病高居國人第4大死因,去年共造成9438人死亡,平均每小時就有1人去世。醫師指出,每2名糖尿病患,就有1人不自知;若疏於控制病情,容易引起嚴重併發症,如心臟病、中風、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等,建議做好7...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61歲的陳先生,連續2個月以上出現間歇性無痛血尿,且因血塊影響尿滯留,因而緊急到急診插尿管治療。院方進一步檢查,竟發現他左側腎臟長出約13公分巨大腫瘤,病理報告顯示為第三期腎細胞癌,之後經過手術切除,患者已順利出院,且恢復狀況良好。收治這名陳先生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許多正在減肥的民眾都不吃麵和飯,只敢吃肉配菜,認為澱粉下肚後,會使減重之路更漫長;營養師指出,澱粉是提供身體能量的主要來源,絕對不能不吃,建議攝取低GI值的澱粉,如糙米、玉米、豆類,有助於穩定血糖、減少胰島素分泌,更能幫助減重。營養師陳韻帆表示,人體的胰島素扮演重要角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覺睡醒本應精神奕奕,但有些人卻腰酸背痛。如何減輕疼痛、舒緩不適呢?國泰醫院物理治療師簡文仁提供兩式伸展操,「膜拜阿拉神」及「禮佛直上天」,透過簡單的伸展動作,幫助患者減輕腰酸背痛的症狀。簡文仁指出,睡姿不對、睡床不合,以及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硬皮症、年長者、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