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膝關節疼痛 竟是「關節鼠」作怪

膝關節疼痛 竟是「關節鼠」作怪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一位41歲的女性患者,多年前右膝半月板曾撕裂,透過關節鏡手術,症狀已緩解。但近一年來,右膝關節疼痛,常有關節卡住的感覺,就醫被診斷為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但治療卻沒有效果,因此轉至成大斗六分院就診。該院骨科醫師翁閎楷表示,經檢查發現,患者膝關節內有鈣化性的游離體,俗稱為「關節鼠」,是形成疼痛主因,最後在接受手術移除游離體後,患者已經康復。

「關節鼠」指的是游離體在膝關節滑囊空間內,可能由小纖維、軟骨等組成,翁閎楷醫師表示,這位患者的關節鼠是出現在右膝關節前外側的滑囊,從皮膚就可以摸到有突出物的觸感,透過病例診斷為滑囊性軟骨瘤。

形成關節鼠的原因很多,包括有退化性關節疾病、一個碎片骨折、撕裂的軟骨、手術斷裂的物品、剝離性骨軟骨炎、滑囊性軟骨瘤、膝關節創傷或過度使用等。

翁閎楷醫師指出,一般若有關節鼠症狀,膝關節會出現有卡住之感、關節疼痛、關節腫脹、慢性關節僵硬,甚至可摸到膝蓋內有物體。

對於關節鼠的治療,翁閎楷說,若是小的游離體,以緩解症狀為主,非類固醇性消炎止痛藥可緩解膝關節疼痛和腫脹。但任何小游離體都可能造成關節軟骨磨損,因此多建議要以手術移除;大的游離體則一定要接受手術,常以關節鏡手術治療,僅需開微創傷口,若是游離體很明顯,也可用開放性手術治療。

翁閎楷表示,退化性關節炎也會造成膝關節疼痛,有些患者初期是肌腱炎,但因缺乏運動,腿部肌肉較無力,易造成膝關節周圍的肌腱發炎,像是鵝掌肌腱炎或髕骨肌腱炎,最後可能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一旦膝關節出現疼痛,合併有卡住的情形需要特別留意,可能是半月板撕裂、皺襞症候群或關節鼠造成,時間一久會造成機械性的關節軟骨損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976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盈淑報導】天氣漸熱,每年總發生多起飲食衛生不潔,引發多位學生上吐下瀉甚至食物中毒的案例,多半原因是食物在製作或遞送過程中沾染上不明病毒,民眾食用後引發病毒性腸胃炎掛急診求治的情況。高溫烹煮除菌 生食易繁衍細菌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蔡宗龍院長表示,食材準備過程中會受到高溫烹煮,多半的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母親的社經地位,影響早產兒認知發展!台北馬偕醫院針對全台22醫療院所,追蹤6年的研究發現,除了腦部發育健全程度,是影響早產兒未來正常發展的關鍵之外,早產兒母親的社經地位也是影響孩子認知發展的因素之一。追蹤3近千名早產兒 發展落後應早療針對此研究,馬偕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

閱讀詳情 »

隨著全球步入高齡化社會,「抗老化」,成為每個人的必修重點,更是健康與美妝產業的終極研究目標。結合高科技保養品牌法國ESTHEDERM雅施婷新推出的「卓越青春」保養系列,以強化「細胞溝通連結」的重要科技研究發現,針對熟齡肌膚進行高效的青春養護,幫助每位輕熟齡女性,能優雅展現30+的青春容顏與活力精彩...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麻疹再爆出新病例,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兩起境外移入麻疹,由國人從香港、泰國所帶回,也因此引發北部群聚感染事件,共計5名接觸者確診;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另外日前公布且持續監測的中部某醫院麻疹群聚,也持續擴散,目前又造成2名接觸者確診,短短三天就共新增8例本土及境外麻疹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