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 對症下藥很重要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多 對症下藥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自律神經失調是一種現象,一種症狀,而不是一個診斷的病名。所謂抑制交感神經藥物,基本上也只是減少交感神經的作用,主要是讓心跳慢一點,血壓低點,並不是真正的治療。

自律神經系統控制的是我們的器官,包括分泌腺、心、肺、胃、腸等等。這些運作平常不為我們的意識所知覺,除非經過特殊訓練,也不受我們控制。因此自律神經失調確實會出現很多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會。

自律神經為何會失調呢?是自律神經生病了嗎?

自律神經所以失調並不是因為自律神經生病了,而是因為腦部調控自律神經的焦慮中樞出了問題,這就會造成過度緊張、交感神經異常表現、肌肉緊繃,難以入睡,與無法熟睡。

自律神經失調的起因有可能是內分泌失調,如甲狀腺亢進、或是由藥物引起,如某種支氣管擴張藥物,但是絕大多數還是焦慮性疾患所造成,如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或強迫症。如果覺得不適,請記得找精神科或身心科醫師看病,不要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真正的治療要找到引發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才能治本。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44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很多人因藥丸不易吞服,都會將藥丸磨成粉服用,但你知道嗎?不是所有藥物都可以磨粉吃!曾有看護為了餵插管病患吃藥,擅自將藥物磨成粉、從鼻胃管餵食,沒想到患者卻因血壓過低而緊急送醫。其實,像這樣的案例並不算少數!藥師提醒,某些藥物磨成粉後,容易導致藥物在血中濃度過高,進而引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小至頭痛、體力下降、視力模糊,大到不孕症、女乳症、性功能障礙,甚至巨人症,都有可能是腦下垂體瘤惹的禍!醫師指出,腦下垂體瘤的症狀多變,好發於20至40歲青壯年,有些中老年人甚至以為體力不支、眼茫茫,是正常老化現象,其實都是罹患腦下垂體瘤,但至今發生原因仍不明。台北慈濟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乳癌治療在醫學上有相當高的進步!一位64歲的女性因為患有左側乳癌,接受手術切除乳房,加上腋下之淋巴廓清術,七個月之後左上肢就逐漸腫大,尤其是前臂處更腫,比右側多出五公分且逐漸變硬,經過半年的保守性治療之後,腫脹依舊,經過一系列的檢查之後,患者於一年前接受淋巴結移植加上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現今智慧型手機充斥,低頭族隨處可見,小心網路成癮長期低頭的後果,恐造成脊椎側彎!長期使用智慧型手機且保持固定姿勢,幾乎人人都有輕微的脊椎側彎;因此,大甲李綜合醫院教導簡便輕鬆矯正三步驟,讓低頭族防脊椎側彎,也呼籲減少使用手機的頻率。大甲李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威志醫師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