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藥品疫苗在貨車裡熱到壞掉 控溫規範保你用藥安全 | 健康達人網

藥品疫苗在貨車裡熱到壞掉 控溫規範保你用藥安全 健康達人網

前陣子發生一件以三十度的高溫運送冷凍水餃的事件,或許讓人覺得很噁心,不過應該十度以下低溫保存的藥品,在炎炎大熱天鐵殼貨車箱五十度高溫下運送,這藥還能用嗎?食品藥物管理署推動「藥品優良運銷規範」(GDP) 進入第三年,總計已有 190 個製藥與物流單位訪查過關,不但促使國際藥品組織將於明年來台開年會並參觀成果,也為民眾用藥提供更多保障。

台灣臨床藥學會理事長王春玉表示,到醫院看病拿藥或打針,有時候可能狀況沒有改善,多數人可能會怪罪是醫師開錯藥,但醫師有時也會懷疑同樣的藥有時卻有藥效不一的情形。她自己在醫院執業三十年,就曾見過許多離譜的事,例如麻醉師抱怨麻醉藥打下去藥效不足等,雖然醫院本身針對藥品的保存是有一定的規範,但問題是出在進醫院前的運送過程,有時就必須把整批藥退貨,但對病人來說,這些差池往往有害身心,但一般人卻不會想到是運送過程出錯。

中華民國學名藥協會理事長王舜睦表示,許多藥品或疫苗必須在攝氏二到八度的低溫中保存,如果超出這個範圍,藥品會變質,就必須回收,不能使用在病患身上。事實上,在 GDP 的規範中,藥品關於儲存溫度就有四個溫度區間的規範,分別應對不同種類的藥物,不能同時混合在一起存放,因為並不是溫度愈低愈好,例如低溫冷藏若是變成冷凍,從液體變成固體會變質,有些疫苗卻須冷凍,否則低溫時就會開始有活性。

藥品疫苗在貨車裡熱到壞掉 控溫規範保你用藥安全 健康達人網

今年獲表揚的禾頡物流業務經理許宏銘表示,為針對不同儲放需求的藥品,物流車輛的配備須經特別設計,車體需具備不開貨門前提下至少保溫一小時隔絕外部高溫的功能,這樣車子出狀況時還有機會補救;車內的溫控是必備的條件,但過去監控的做法是司機每小時看螢幕數據再手動紀錄,有時忘記或懶惰就會失真,自兩年前引進即時回傳總部控制中心的系統,兩百輛運送藥品的專車內溫度有變即可馬上通知司機應變,確保藥物品質。另一位經理戴良輝表示,這套系統還有視訊攝影功能,加上 GPS 定位,除了可以知道車輛的即時路況,也可避免一些管制藥品在運送途中出錯的問題。

食藥署表示台灣已於 2013 年領先日本、韓國正式成為「國際醫藥品稽查協約組織」(Pharmaceutical Inspection Co-operation Scheme, PIC/S) 會員,至 2014年底將全面完成實施 PIC/S GMP,為健全藥品供應鏈品質管理的下一個重要施政方向。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表示,PIC/S 將於 2015 年來台召開年會,同時參訪台灣 GDP 推動成果。未來衛福部也將四個方向推動台灣全面接軌 GDP,除部立醫院在藥品聯標時要加入 GDP 認證的要件,也促請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也加入,醫院評鑑也將加入 GDP 項目,並進一步公告推廣相關標準。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示意照/奇美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天長達8小時都沒有解尿!一名60歲男子,先前就有頻尿、解尿解不乾淨、用力解尿以及尿流速極慢等症狀,日前突然長時間尿不出來,眼見膀胱越來越漲,坐立不安,趕緊跑急診掛號,醫師診斷為急性尿滯留,必須暫時放置尿管來緩解漲尿感。根據統計,急性尿滯留...

閱讀詳情 »

車勝元、柳海真和孫浩俊參與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一日三餐漁村篇第5季》,找來「一日三餐元祖」李瑞鎮造訪作客,該節目日前播出一行人在竹窟島生活的最後一個晚上,熱衷於釣魚的柳海真為了想好好釣一隻魚來招待李瑞鎮,與大海奮鬥了六個小時,最後釣了五隻石狗公,坦言最後一次釣魚結束了,留下一點遺憾,也算是好事。 他...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高溫天天飆破36度的日子,恐怕還要再持續一陣子,俗諺說「小暑過,一日熱三分」,而今年「小暑」節氣落在為7月6日,國健署就提醒喜好戶外運動的民眾,在高溫悶熱的天氣下運動,一定要做到自我保護,以免發生熱傷害,其中上午10點到下午4點之前...

閱讀詳情 »

「散光」是現代人的常見眼疾之一,但散光是什麼?又有哪些差異呢?諾貝爾眼科張朝凱醫師表示,散光主要是因為光線透過角膜進入眼球後無法聚焦,造成影像散亂的狀況,可依照角膜形態的不同大致可區分為2類;張醫師提醒,散光患者在光線昏暗的環境下對視力清晰度的影響更大,建議應積極向醫師諮詢矯正建議。  散光是眼鏡族...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