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跟著做「安全下背運動」,就算89歲腰痛也免開刀(切記使用冰敷)

跟著做「安全下背運動」,就算89歲腰痛也免開刀(切記使用冰敷)

彙整編輯/林玫妮、摘自/《強肌力教主彭淑美教你練核心肌群》(彭淑美著/康健出版)、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跟著做「安全下背運動」,就算89歲腰痛也免開刀(切記使用冰敷)

2016年3月某天我打電話問候母親,正巧當日她因腰痛在醫院看診,得知腰椎受傷產生坐骨神經痛,醫生說要開刀。當下我立即制止,說先用我的方法試試。

首先把熱敷(會發炎)改成冰敷(止痛),然後我教她做下背放鬆及骨盆強化(核心肌群收縮),如圖動作:

 

下背放鬆動作:縮腹貼牆

跟著做「安全下背運動」,就算89歲腰痛也免開刀(切記使用冰敷)

★坐椅使腰頂在牆面,眼看前方心腦合一,意向肚臍往肛門推,感覺腹部穿透到腰的力氣,努力使後腰的肌肉膨脹貼緊牆面無間隙,採吐長氣方式,用4~5秒速度做一次換氣(腹式呼氣),縮肛、縮肚臍使內分泌系統打出養分供給腰肌吸收。

Tips:動作技巧

1.反覆15~20次,一天做4~5回。
2.疼痛者每回做完要記得冰敷避免發炎,即可強韌肌組織。無疼痛者則可站立操作。

 

為何將熱敷改成冰敷呢?因為冷有三種作用

跟著做「安全下背運動」,就算89歲腰痛也免開刀(切記使用冰敷)

1.強化肌細胞之膠原纖維,它是人體組織構造中非常重要的蛋白質,冷會增強肌肉膠原纖維的強硬度,使它不易被拉斷,這種強化作用可以使局部組織強韌。

2.會使局部的血管收縮,降低急性發炎跟腫脹與減輕疼痛,也可以減少局部出血和水腫。

3.可使肌肉放鬆,使肌肉收縮的速度(由感覺神經中的肌梭偵測)和張力(由反射神經中的高爾肌腱器監控)減慢,肌肉冷卻時讓肌肉放鬆才能修補受損的肌細胞。

 

認真的母親每天耐心做我教的動作、運動後立即冰敷,一天數次,持續漸漸好轉,一個月後我要她減少冰敷(因已不發炎了),若感覺肌肉僵硬(運動次數過多肌肉會疲勞)可偶爾熱敷,迄今一年多了她持續做我教她的運動,目前完全不痛也不需冷敷或熱敷。

 

腰痛、坐骨神經痛、骨盆腔發炎、下背痛等常見的腰背問題起因於:姿勢不良、老化、過度施力負荷、意外傷害等而形成不自然的腰椎骨架,如向內凹或向外凸。我母親的問題在於內凹,因此改善的方法是:

(1)端正骨架姿勢,使腰椎及骨盆的肌肉發達,讓局部有更多血液活絡神經保護骨骼。

(2)勤練腹肌及骨盆底肌。

(3)練會腹式呼氣技巧,可活化內分泌系統與血管通路,釋放與運送養分到內凹的腰部使肌細胞再生與茁壯。

 

【延伸閱讀】

勤做2組小運動,肩膀不卡卡

〈影音〉鍛鍊膝關節,3組居家小運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國衛院最新研究,合併使用兩種藥物,可以提高新冠肺炎中、重度患者的療效。環孢素健保給付,瑞德西韋則是醫生申請通過後,病人可使用。作者 醫藥記者 梁少珊國家衛生研究院(簡稱:國衛院)研究發現,合併使用瑞德西韋(Remdesivir)與用於預防器官移植排斥的健保給付、免疫抑制劑-環孢素(Cyclospo...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全世界都面臨疫苗供應不足的困境,不得不藉「混打」疫苗提升施打率,台灣最近也在進行多項的疫苗混打實驗,但怎樣的組合才是最有效者?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團隊今(22)日就在「新冠肺炎防疫科學線上直播」分析國內外疫情,並引用德國最新研究指出,目前的最強混打組合仍以「AZ+莫...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感染新冠肺炎重症,就算幸運撿回一命,康復後還有復健路要走!台大醫院今(22)日宣布成立「新冠肺炎長期追蹤整合門診」,因為台大醫院觀察收治經驗發現,染疫後的重症患者常留下七大後遺症,包含:肺功能受損、體能退步肌肉無力、語言溝通問題、吞嚥困難、瞻妄與認知障礙、焦慮與憂鬱、...

閱讀詳情 »

撰文‧今周刊編輯團隊 9月14日,知名演員龍劭華猝逝,享壽68歲,相驗死因為「疾病因素」。龍劭華有逾10年糖尿病史,而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就是心血管疾病,他的猝逝是因病奪命的冰山一角,如一整座冰山般的慢性病風暴早已悄悄籠罩全台! 台灣自五月爆發本土Covid-19疫情後,至9月21日累計死亡84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