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踢爆!醫療廢棄物回收亂象 XXXX竟然是劇毒戴奧辛最大幫凶?!│財訊雙週刊

你有想過嗎?醫院將針筒、導管、人工腎臟等大量不可燃的醫療廢棄物,用「紅袋」包裹後,送去哪裡了?

宇鴻案後,當局究竟對醫療廢棄物處理狀態掌握多少?若不正視,對環境的危害令人憂心。

文/張坤華、洪綾襄

下了中山高交流道沿著台四線來到桃園市大園區,蜿蜒的產業道路旁東一叢、西一片雜木林,理應是令人舒爽的田野風光,但空氣中卻是愈來愈濃烈的飛灰與惡臭。

居住在台北市中心的人很難想像,13年來,在距離不到30公里外的桃園市大園區菓林里、三石里、蘆竹里周遭的兩萬多位居民一直暴露在重金屬汙染、水汙染及空氣汙染的危險當中有苦難言;居民直指聳立於宇鴻科技公司辦公大樓後方兩根紅白相間的大煙囪是汙染來源,宇鴻還放任廢棄物露天堆放,並被查獲非法掩埋汙泥、爐渣等違規了40次卻仍繼續營運,直到今年六月,才被要求停工受檢。有一位里民還泣訴著丈夫兩年前因肺癌在醫院過世,但他們卻不知道,毒害他們健康的元凶,恐怕就是來自守護民眾健康的醫院。

踢爆!醫療廢棄物回收亂象 XXXX竟然是劇毒戴奧辛最大幫凶?!│財訊雙週刊

長期亂象》醫療廢棄物多委外焚燒 戴奧辛劇毒危害健康

由於部分醫療廢棄物具感染性,也使用大量塑料等複合材質,需要專門處理,公立焚化爐通常不收受醫療廢棄物,因此包括台北馬偕、耕莘、林口長庚等18家醫院,除了在院內設置小型焚化爐,其餘均外包給民營公司處理,而宇鴻便是最主要的回收業者之一。只是,若業者擅自將如針頭、導管、人工腎臟等使用大量PVC塑膠所製的醫療廢棄物用最簡單的方法「焚燒」處理,就會產生「世紀之毒」戴奧辛,且濃度是一般垃圾的56.54倍,飄散在空氣中,對人體的傷害不亞於土壤中的汙染。

依據《廢棄物清理法》所訂定的「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第八條規定,廢棄物有18種處理方式,其中以熱處理法為大宗,除了焚化之外,還包含熱解、熱熔、熔煉、熔融、燒結、蒸餾、熱蒸發及濕式氧化等方式,清運時應以防漏、不易破之紅色塑膠袋或紅色可燃容器密封盛裝;用其他方式處理者,則以防漏、不易破之黃色塑膠袋或黃色容器密封貯存。

雖然法令如此規定,但若就有不肖業者便宜行事,只要是紅袋就一併拿去焚化,就會產生了含劇毒物質的底渣,「宇鴻案」就是醫療廢棄物處理的亂象縮影之一。

在今年7月檢方起訴書中直指,宇鴻科技涉嫌將戴奧辛超標20倍底渣,堆棄在空地,還趁雨天將場內廢液排放到鄰近水圳,造成下游受強酸、鹼及戴奧辛汙染,該公司涉及超量回收廢棄物,並透過電腦系統偽造磅單。

事實上,宇鴻汙染案只是冰山一角,根據《財訊》深入調查,驚覺醫療廢棄物管理竟有相當大的漏洞,很多醫院連最基本的垃圾分類都沒有做,不僅完全沒有使用「黃袋」盛裝不可燃的感染性醫療廢棄物,大量的針筒、導管、人工腎臟、輸血袋、點滴袋,甚至全部直接用「紅袋」包裹,讓清運公司整批運走,後續究竟有沒有審慎處理還是直接焚化,令人擔憂。

醫院現場》導管、人工腎臟紅袋打包 後續流向乏人追蹤?

經過本刊追蹤各級公立醫療機構公開招標標案後發現,包括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台北榮總、高雄榮總、國防部所屬各醫院、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署立新營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成大醫院等,都在未妥善分類的情況下,就直接委外清運…

 

本文出處;更多精采內容請上《財訊雙週刊》官方網站;《財訊雙週刊》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新北報導 侯友宜為了力行「超前部署」防疫,特別指示新北市警察局於周日實施擴大臨檢,秉持著「治安無空窗、防疫不鬆手」。日前因連續0確診,許多民眾心態開始鬆懈,包括夜市、夜店等場所都出現眾多人潮,未依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相關規範,讓新北市政府非常憂心防疫因而發生破口,故針對轄內易...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月「母親節」一向是醫美療程廣告的大檔期,不少醫美診所透過網站、LINE群組或電視購物大打母親節醫美療程專案,但民眾若想送媽媽醫美療程,有些廣告不能輕信!台北市衛生局觀察近來打著「G緊雷射」、「陰道回春」功效的療程有如雨後春荀,但一...

閱讀詳情 »

癌症連37年排名十大死因第一名。除了體質及飲食影響,罹患癌症與情緒其實也有很大的關聯!科學研究結果指出,目前與情緒有關的疾病,已達到200多種,在患病人群中,70%以上都和情緒有關。健康的人因為氣血循環良好,新陳代謝運作正常,有足夠的免疫力對抗和抑制發炎。但若情緒鬱悶又沒有適當管道宣洩,久了就會損害...

閱讀詳情 »

新冠肺炎疫情似有緩和趨勢,但防疫仍需持續進行,直到疫情完全平息!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叮嚀,目前台灣疫情可說尚在控制中,相較於其他國家是相對安全的,因此民眾只要留心做好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環境通風良好,其實不用過於焦慮!然而,自外返家時只要掌握「通風」與「衛生」2要件,就更能保障自己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