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耳鳴 小心恐是聽神經瘤惹禍

長期耳鳴 小心恐是聽神經瘤惹禍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罹患聽神經瘤的患者,初期多誤以為僅是耳鳴等小毛病,直到症狀嚴重就診檢查時,才發現腫瘤恐已長到2公分以上;奇美醫學中心外科部副部長兼電腦刀中心主任張進宏指出,聽神經瘤可能會因腦水腫現象,導致患者壓迫神經喪失平衡感,若拖延治療,嚴重恐影響生活品質,不得輕忽嚴重性。

第一型偶爾發生型 患者易有聽力短暫喪失

聽神經瘤約95%屬於良性腫瘤,因生長緩慢,臨床上較為少見,約10萬分之一;張進宏主任表示,聽神經瘤分為約佔95%的偶爾發生型以及神經纖維瘤增生第二型兩種,以第一型偶爾發生型而言,患者會有聽力短暫的喪失、暫時性失聰重聽等症狀,初期多患者較不在意,直到嚴重出現暈眩、耳鳴甚至走路不穩等症狀,才緊急就醫檢查。

傳統手術開顱 術後風險高

至於神經纖維瘤增生第二型,又稱為兩側聽神經瘤疾病,患者兩側恐長出聽神經瘤,治療上較為困難,但臨床上較為少見;張進宏主任說,治療上分為傳統顯微手術、伽碼刀和電腦刀,但過去傳統手術開顱,容易有一半機率會造成顏面神經失調、腦脊髓液漏等風險。

電腦刀治療聽神經瘤 降低開刀風險

因此若透過電腦刀方式,不須開刀,利用高能量放射線針對聽神經瘤部位射殺腫瘤細胞,降低開刀風險;張進宏主任表示,目前使用電腦刀治療聽神經瘤的133位患者,佔90%已獲得良好控制,且治療後都未出現顏面神經失調,健保也針對3公分以下腫瘤,且對腦幹及小腦無明顯壓迫的患者,能事前申請補助,不過若屬於較大腫瘤等患者,仍建議採以傳統開顱手術治療,術後再以電腦刀治療控制較安全。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35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打造關懷弱勢節目主題曲單國璽樞機主教常以「犧牲享受、享受犧牲」來鼓勵年輕人發揮服務精神,他堅信信仰就是天主的「愛」,「愛」必須行動表現在每天的生活中。延續單國璽樞機主教的活出愛精神,天主教單國璽基金會歷時1年探訪反毒更生人、高關懷兒童、原住民孩童、腦性麻痺青年、大學生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腸癌第9度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榜首,其發生率年年上升,根據最新統計,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達1萬5764人,平均每5分6秒就有1人罹癌。中國附醫中醫部葛正航醫師表示,大腸癌的治療過程中,常會引發手術後傷口疼痛或疲倦乏力的不適;化療後產生的上腹部悶脹感、食欲不振、口乾舌燥、白血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位50歲中年婦人,外傷造成甲床嚴重萎縮,腳趾甲捲曲變形,經常需要修剪,才能疼痛緩解;不料,趾甲越剪越短,竟變成甲溝炎,疼痛加劇還反覆出血。醫師建議接受指甲矯正器治療,經過一年治療,趾甲不再捲曲變形。傳統治療易復發 效果不佳萬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黃愉真表示,過去治療捲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50多歲腎臟病患,確診時已第4期,原本預估3至5年就需要洗腎;但她20年來,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尿酸,同時配合正確服藥及低蛋白飲食,直到70歲了,才進入血液透析階段。近半數洗腎病患 有糖尿病台中榮民總醫院內科部腎臟科主任吳明儒指出,國內洗腎病患中,有高達4成5...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